格老上周在JacksonHole的中央銀行行長年會之演說,除提到廣泛被本港傳媒報道的資產價格泡沫憂慮外,還提及全球不平衡現象、貿易壁壘、油價影響、美國長期財政改革(社會福利制度)之困惑、貨幣政策所起之作用似未如前(謎團?)等,覆蓋面其實相當廣,縱使報章沒有全面報道,然若是本欄長期讀者,對上述topics應不會感到陌生兼心中有數了吧!
不要試圖戳破泡沫
筆者感興趣的,反而是節錄倫敦《金融時報》為格老劃出的「貨幣政策十誡」(10monetarypolicycommandments)與讀者分享,誡條如下:
1.不要被理論框架套住。在思維上應較具彈性和有思想改變準備。
2.拋開成見。在經濟環境瞬變的情況下,決策者不能墨守成規。
3.預測縱使需要卻不可過份依賴。中央銀行家應採取懷疑態度,並花多點時間衡量當下經濟狀況。
4.不要嘗試戳破泡沫,只作事後補救。通過加息圖令泡沫爆破並非好事,其實損害更大,儲局應隨時準備處理善後工作。
5.注意風險管理。世上並沒有一套完善的科學模式能將貨幣政策調節至最適當(optimal)水平,理論中有但有時不切實際。
6.衰退是最差勁的,因增長低於潛力(potential)。央行應多注重穩定價格及促進就業以阻止衰退。
7.石油震盪多不會構成衰退。央行毋須為油價之上升而跟隨調節利率。
8.中性利率水平是制訂策略的好指標。短期利率正好是駕馭經濟不過熱或過冷的好工具。
9.要有抱負(aspiration),面對現實地調校經濟,將通脹和就業保持在理(你)想狀況。
10.避免(政策)朝令夕改。這樣會導致央行信用破產和惹來市場動盪。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