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油價屢創新高,代表九成業界的十多個貨櫃運輸業團體昨聯合宣布,下月一日即本周四起,仿效航空公司向貨主徵收燃油附加費,每個貨櫃每公里徵收五角至九角,估計運費會因此上漲百分之四至五。
不過,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已表明反對運輸業界單方面宣布增收燃油附加費,強調雙方未達成共識前,不會支付新增費用。
周四起實施 運費料增半成
根據貨櫃運輸業制訂的燃油附加費徵收方案,香港境內每個貨櫃每公里徵收九角,例如,由葵涌貨櫃碼頭至屯門來回五十公里,原本每次收取一千元,現需要多收四十五元;而跨境的附加費則是每公里六角,由葵涌往惠州,每程要收一百四十四元燃油附加費;至於內地運輸,每公里則收五角人民幣,例如由鹽田港到深圳,來回一百公里,每程需多收五十元人民幣。
香港貨櫃車主聯會主席黃基昨表示,自○四年開始,香港及國內的燃油價格累計升幅分別達兩成八和四成二,令業界營運成本上漲,相信大部份運輸公司都會收取附加費。但他強調,燃油附加費屬可加可減機制,若政府能夠果斷減免油稅,又或者油價日後回復至○四年初的水平,業界將會調整有關收費。
新收費將於本周四實施,業界估計每個貨櫃的運費將會提高百分之四至五,但相信貨運量不會因而減少。黃基表示,今年首七個月本港貨櫃吞吐量只有一千二百六十萬個標準箱,已落後新加坡,令本港作為世界貨運中樞港的地位響起警號,故促請港府暫時減免燃油稅。
跨境運輸業 未能入便宜油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昨日表示,運輸業界今次屬單方面宣布徵收燃油附加費,事前根本沒有徵詢該會的意見,雖然收費不高,但該會不會接受,他又質疑計算燃油附加費的機制。「會唔會隨意鍾意加就加?會唔會有減價機制?機制喺邊呢?」
有跨境運輸業人士表示,由於近月內地嚴重缺油,令他們未能在深圳等地入一些較便宜的汽油,現時徵收燃油附加費,只是彌補成本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