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求診時可主動要求量度<br>症狀不明顯病人不知患高血壓

專家:求診時可主動要求量度
症狀不明顯病人不知患高血壓

【本報訊】本港四分之一四十歲以上人士患有高血壓,但一項調查發現,約三成受訪私家醫生指出,有超過三成向他們求診的病人患有高血壓而不自知;而約百分之二十五的受訪醫生會替所有新症病人量度血壓。專家呼籲私家醫生主動替新症病人量度血壓,而市民也可在求診時要求量度血壓。 記者:趙燕婷

香港公立醫院、衞生署及大學醫生協會於今年三月至六月,訪問了三百零二名本港私家醫生,其中有百分之二十八的受訪醫生表示,由於高血壓沒有顯著症狀,有超過三成病人在量度血壓前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以至延誤診治,這顯示社區潛伏了不少高血壓病人而未被發現。
此外,約有四分之一受訪醫生會替所有十八歲以上的新症病人量度血壓,超過六成認為公眾對高血壓的認識及有關的公眾教育不足。

與遺傳和過重有關

香港基層醫護基金心臟專科醫生陳偉光表示,九成的高血壓與遺傳、身體過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吸煙、運動量低等因素有關;另外不足一成是由其他疾病引起。高血壓可能引致冠心病、心臟衰竭、腦中風及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可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及藥物治理。他呼籲私家醫生主動替新症病人量度血壓,市民也可在應診時要求量度血壓;高血壓患者必須遵從醫生的指示服藥,切忌胡亂自行試藥、加藥或停藥,以免令病情惡化。

逾18歲宜每年量度

家庭醫生方玉輝指出,大部份中年及年輕人均不太關注血壓問題,建議所有十八歲以上人士每年最少量度血壓一次。他強調降血壓藥沒有嚴重副作用,市民可放心長期食用;但他不贊成市民在社區自行購買藥物,因部份降血壓藥不可與其他藥物如哮喘病藥物同時服用,所以市民自行「配藥」可能會令病情更加嚴重。
三十九歲的王有笑三年前出現輕微的頭暈,曾懷疑是由近視引起,但其後當醫生替她量度血壓時,才發現其血壓讀數為150mmHg/95mmHg,證實患有高血壓。她現在需要定時覆診,經醫生處方自行到藥房買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