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殺案遺書上的日期、商業罪案支票上的銀碼,和外圍賭檔莊家纜紙上的紀錄等等,簡單幾個阿拉伯數字,隨時是警方破案的重要線索。政府化驗所聯同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沒有任何二人書寫阿拉伯數字的筆迹是一樣的;有些人寫的0字呈橢圓形,有的呈長圓形,而十個數字當中,以5字最有鑑證價值。 記者:蔡元貴
年前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與家翁王廷歆的億萬元世紀爭產訟訴當中,遺書筆迹成為案件的關鍵。對科學鑑證專家而言,所有涉案的文件都是字字珠璣,包括阿拉伯數字。政府化驗所聯同港大統計及精算學系研究了一百八十七名香港人的阿拉伯數字書寫筆迹,透過電腦有系統地分析各人的筆法,發現沒有任何二人的筆迹是完全一致的。
案件鑑證屢見不鮮
分析很細微,1字咁淺,鑑證專家也可以從中找出四種特徵、五十四個筆迹組合。大部份人寫1字是向前傾斜的,約兩成人是垂直的,也有近一成是向後傾斜的。又例如0字,大部份人寫的0字呈橢圓形,也約四分一寫成長圓形。
研究成果有助證明,透過科學鑑證數字筆迹,在法庭上辨別某人身份是可信的。負責研究的高級化驗師潘乃良指出,應用科學鑑證在阿拉伯數字上,過去屢見不鮮,「例如自殺案中,死者嘅筆記簿上有一個電話號碼,警方想知道係唔係死者寫嘅,科學鑑證可以證明係唔係。」
鑑證專家最愛是5字,因為5字是最有效鑑辨身份的阿拉伯數字。5字共有九種可供鑑證的特徵,頭部的橫畫和尾部的弧形都是珍貴的資料。研究顯示,在一萬七千多對5字當中,僅有十一對相同,機率是萬分之六。如果同時書寫0字和5字,則沒有任何二人筆迹是百分百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