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夏天「衣不稱溫」的情況嚴重。一項調查發現,近四成中學生夏天在課室內穿冷衫;逾五成文職男士,即使在攝氏三十度的高溫下,仍穿着西裝或打領帶上班。環保團體倡議將室內空調溫度調節至攝氏二十五點五度,但若穿上一身「曾特首」服飾上班,即西裝加煲呔,空調更需降至攝氏二十度,所以建議政府仿效其他亞洲國家,推動男士夏天上班只穿短袖恤衫。 記者:盧文烈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於七月上旬以問卷形式訪問了來自十一間中學共五百零六名學生,發現夏天時在班房內穿冷衫的學生佔全班學生的三成九,其中以女生佔多數;一成八受訪者更稱,每日上課都會穿冷衫。至於穿冷衫的主要原因是校服質料太薄、校服款式不好看及想掩飾身材,而最諷刺是有三成半受訪者歸咎於課室空調太冷而要穿冷衫。
倡穿短袖衫上班
調查人員又在本月一個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度的下班時段,在中環街頭觀察了八百名男性上班族的服飾,發現五成二穿了西裝或打領帶上班,三成六則穿長袖恤衫;只有一成二人是穿着短袖恤衫。調查當日,不少穿着西裝的男士大汗淋漓,部份穿長袖恤衫的男士更把衣袖摺起。
環保觸覺外務秘書周曉昕昨在記者會上建議,學校在短期內可透過調高空調溫度改善學生炎夏着冷衫的問題,長遠則要改變校服設計及質料,避免以白色為主及用過薄質料,由於不少學生是基於青春期身材的變化而穿上冷衫遮掩,所以建議校方必須加強教育。她又期望特首曾蔭權可仿效北京、印尼、日本及泰國,在施政報告中鼓勵市民在夏季着輕便衣服上班,以及制訂更進取的節約能源措施。
穿西裝難以散熱
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陳維田教授表示,一個人若安坐在辦公室內,頸部兩側、手臂內側及大腿內側都有散熱作用,若穿上西裝、領帶及長袖衫上班,可能需要將室內空調大幅調低四至五度,才會感到涼快,因此港人必須改變夏天穿衣文化,如多穿質料較薄及透氣的短袖衣服,才能配合港府及環保團體建議調低室內空調至攝氏二十五點五度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