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穿禮服;因為沉默落寞;因為對醫護人員溫言百般相詢身世來歷,俱置若罔聞,唯一虛無縹緲的回應,是紙上畫一架鋼琴;當然很重要是擁有一張年輕的俊臉,因為世人從來只知顏色好──於是,被發現在海邊遊蕩的失業漢,被吹捧為「失憶鋼琴天才」,儘管其實無人聽過他彈奏。直至四個多月後,他本人終於坦白開腔:他只是失意於巴黎的德國同志,本來預備到英國尋死,獲救後裝瘋賣癡。彈琴?只限於用一根指頭「叮」「叮」「叮」的水平。
假使誤會是美麗的誤會,「叮」一下澄清了,是不是很掃興?
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意大利民歌《歸來吧》TornaaSurriento,不用太浪漫的人,也會想像它是一首情歌,述說癡心女子(或男子)等待情人歸來的款款深情。對不起,其實這首歌由兩個大男人專誠送給另一個大男人。後者是當年意國首相,因1902年8月Surrento地區發生大地震,到滿目瘡痍的災區簡短巡視,於是GiambattistaDeCurtis和ErnestoDeCurtis匆匆數小時內寫成這首歌,描述Sorrento本來如何山明水秀,送給首相請他早日再來遊玩──當然寄意對方「識做」,快快搞好災後重建。
法庭也曾發生「溫情誤會」事件:某年仲夏,某老爺於少年偷竊犯判刑之日,看見庭前來了許多犯人的「同窗友好」支持,因予輕判。但老爺沒有機會弄清的實情是:那些只是趁暑假到法庭參觀旁聽的中學生,當中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