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海星截肢 - 李碧華

炸海星截肢 - 李碧華

不明白為何仍有人愛吃街頭串燒。北京三十度,那些肉類露天擺放,遠遠都聞到餿味,有些還發臭了,雖然炭火一烤,滾油一炸,把一切蓋過,但你明知甚麼東西,如何放進嘴裏?
常見的是新疆羊肉串,灑上孜然粉奪味。小攤上推介羊鞭、羊腰子(腎)、羊寶(睪丸)。還有蠍子、蟋蟀、金頭蜈蚣、海龍、蠶蛹、魚皮、小龍蝦、黑色的臭豆腐……還有巨型海星,比巴掌大,橙色,上面有淺黃色的凸點,顏色鮮豔得像假,形態更似一個沙灘玩具。
有人買了炸海星。十塊錢。我們便好奇地盯住它的「內涵」。他起勁地咬了一截,也許炸了又炸,所以口感是韌不是脆,使點牙力才嚙斷。裏頭黃黃黑黑,有點像煎釀三寶。
問:「肉是釀進去的嗎?」
答:「不。是它自己的肉。」
「香嗎?」
「不。腥。」他又再起勁咬海星的另一肢。道:「味道怪怪的,吃塑料一樣。」
旁觀他幹掉了四肢,剩下中間的肉體,不免聯想起「人彘」。我們還是不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