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斑疹傷寒個案有持續上升趨勢,上月本港有五宗個案,包括一名男子感染由跳蚤傳播的城市斑疹傷寒,以及四名曾到郊外或行山者感染叢林斑疹傷寒,今年首七個月累積患者人數達十七人,較去年同期上升逾倍,醫生提醒市民要注意環境衞生及郊遊時宜使用驅蚊劑。
與衞生及氣候有關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公布七月的傳染病數目,上月有五宗斑疹傷寒個案,包括一名二十八歲居於將軍澳的男子,在六月十五日出現發燒、肌肉痛、無力等病徵,在將軍澳醫院治療後康復。該中心調查後發現患者間中會到調景嶺一個公共屋邨的街市,但未能證實是否在該處染病。
其餘四宗全部為叢林斑疹傷寒,四名患者年齡介乎四十二至六十歲,分別於六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日期間出現病徵,全部入院,治療後康復。該中心發言人稱,患者均曾到郊區,如行山及在戶外擔當剪草工作。
本港今年的斑疹傷寒呈報個案急升,至七月已有十七宗,較去年同期只有八宗上升逾倍,更逼近去年全年十八宗的總數,而過去數年每年個案由四至十四宗不等。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說,個案上升或與環境衞生變差或氣候轉變有關。
他指出,城市斑疹傷寒主要由在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跳蚤糞便中帶有致病的立克次氏體細菌,故此病與老鼠數量有關,市民應注意環境衞生。叢林斑疹傷寒則由蟎的幼蟲傳播,市民到郊外宜用驅蚊劑。
此外,七月份也有十五宗麻疹個案,患者包括十名由內地來港兒童。昨日本港又再有一宗由菲律賓傳入的登革熱,令今年已有十四宗外地染病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