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籲少吃魚 昨說日食290公斤才有事<br>周一嶽改口風被轟「靠害」

周日籲少吃魚 昨說日食290公斤才有事
周一嶽改口風被轟「靠害」

【本報訊】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說了一句「食少啲魚」,即時癱瘓本港的淡水魚業;但他昨日在立法會特別會議上卻突然大改口風,替其言論「降溫」,指平均每人每日要進食近二百九十公斤問題淡水魚,並要經過長期攝取,才會引致不良健康後果,所以呼籲巿民安心食魚。有魚販直斥周一嶽出爾反爾及「靠害」,更要求周辭職,以紓民憤。 記者:張嘉雯、陸羽平

周一嶽於本月二十一日公佈本港出售的淡水魚部份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綠,提醒巿民小心選擇,若仍有疑慮,可以「食少啲」,遂令本港淡水魚業過去一周生意慘淡。政府昨刊登憲報,把孔雀石綠納入《2005年食物內有害物質(修訂)規例》內,禁止所有食物含孔雀石綠;違反法例者,最高會被罰款五萬元和監禁六個月。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委員會昨日舉行特別會議,周一嶽在會上稱,由於內地及本港加強監管,加上問題淡水魚所含的孔雀石綠水平,「不大可能」對人體構成不良影響,故市民可放心食用,「𠵱家淡水魚比起香港過去幾個月嚟講,一定安全好多,所以一定可以安心食用。」至晚上,衞福局突以新聞稿公布,每人每日進食近二百九十公斤的問題淡水魚,或超過七公斤鰻魚或其製品,才會對人體有不良影響。

「二百九十公斤論好過份」

代表漁農界的立法會議員黃容根批評,周一嶽早前的言論是「出口術」,令業界添上「無形枷鎖」,「局長叫唔好食,市民真係唔食淡水魚,出咗問題,我唔係怪你,你做得好快,但快得嚟你用說話嚟影響咗。」周一嶽解釋,其說法基於證據,「你話我叫人唔好食淡水魚,我可以話,我冇講過呢句說話,我只係叫人考慮清楚,暫時唔好食。」
該委員會主席李華明其後接受查詢時稱,周一嶽的「二百九十公斤論好過份」,「咁之前禁嚟做乜呀?咁安全做乜要禁呢?」
旺角花園街街市內合和海鮮檔主潘先生怒斥周一嶽的言論「害死」全港魚販,要求周辭職以息民憤,「如果唔係佢叫人食少啲淡水魚,都唔會搞成咁啦。」潘一臉無奈地說,每天虧蝕千多元,現在連水、電費恐怕也負擔不了,更遑論還要交租,「罷巿就冇用㗎喇,叫周一嶽辭職啦!」
另一攤檔森記海鮮的負責人王先生也對周一嶽恨之入骨,「𠵱家好似打完你一棍,又再打多你一棍,然後講句Sorry,你會唔會唔記得?」

百噸合格淡水魚等候運港

周一嶽稱,已成立由他親自領導的跨部門工作小組,日後由內地輸港的淡水魚,只會由八十八間註冊的養魚場供應,衞福局會盡快列出合規格養魚場的名稱及數目,以便業界參考,並接納議員建議,研究同時抽取魚及魚塘水化驗;深圳已有逾一百噸經檢驗合規格的淡水魚等候運往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梁永立下周到廣州、深圳及珠海,進一步跟進食用魚的安全監管。
周一嶽在會後被問到是否擔心失言會影響其民望,他未有正面回應,只說希望給巿民清晰的訊息,讓大家作出明智選擇。
此外,民建聯昨在立法會門外請願,要求設立中港兩地直接點對點的食物安全通報機制。

民建聯昨於立法會門外請願,要求設立中港兩地的食物安全通報機制。

《消費者心聲》
陳小姐:「魚一定要食,但係會搵啲相熟檔口買魚,如果知道來源地,信心會大啲。」

馮女士:「我要等到政府公布話食淡水魚冇問題先至敢再食,不過對內地政府抽驗結果信心就差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