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理財:買危疾保險 保障要足

宏觀理財:買危疾保險 保障要足

每個人都希望身體健康,但疾病往往是突如其來的。一般的傷風感冒,只需數天便能痊癒;但若不幸患上危疾,例如心臟病及癌症,病者不但要擔心病情,更要面對冗長的療程及昂貴的醫療費用。為了減低患病帶來的經濟壓力,有些人會選擇購買危疾保險,當患上受保危疾時,可獲保險公司賠償,以支付所需支出。但購買了危疾保險,又是否等於有足夠保障?
在選擇危疾保障計劃時,應注意保障的範圍──範圍愈廣,保障相對較大。現時市場上有些計劃提供多達48種危疾保障,當中包括癌症、中風、柏金遜病等。個別計劃還提供特別賠償,例如患上男性獨有的癌症,可獲額外賠償;若客戶接受血管成形術治療法(即通波仔手術),又或是女性客戶患上原位癌,也可獲預支保障額的某個百分比,用以支付醫療開支。另外,個別計劃更提供第二醫療意見及跟進服務,讓客戶聽取另一位外國醫生的意見,從而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除保障的範圍外,保障期亦十分重要。年紀愈大,患上危疾的機會便愈高,對保障需求會相應增加。市面上亦有提供保障至100歲的計劃,讓受保人暮年時仍然能得到保障。
治療癌症的醫療費用,動輒要數十萬港元。購買危疾保險,需確保有足夠的保額,除醫療費用外,應把患病休養期間可能失去的入息計算在內。
另外,歷史悠久、作風穩健的保險公司,可令客戶更為安心。客戶不妨以保險公司所管理的資產總值、國際評級及理賠評級,作為揀選的準則。
客戶應按個人所需而選擇合適的危疾保障計劃,如有疑問,請向保險顧問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