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富貴有道

曾蔭權富貴有道

古德明

八月二十四日,曾蔭權會見外國記者,聲明自己獲胡錦濤「全力支持」。沒有外國記者問,他只說胡錦濤,不知置七百萬香港市民何地;沒有外國記者問,他施政究竟有沒有市民支持。大家都和曾蔭權一樣,「港人治港」四字現在是懶得談了。
曾蔭權不必爭取市民選票,但要贏得中共全力支持,實在也不容易,很多人都做不到,包括宋朝狄青。
狄青以戰功為樞密使,有唐朝名臣狄仁傑後人求見,獻上祖宗畫像和當年朝廷拜授官職文書十多份,要認狄青為同宗。這樣,狄青就可以借梁國公狄仁傑盛名,青雲更上。但狄青婉言推卻:「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他厚賜狄仁傑後人,把他送走了。汾州狄青不為富貴拜太原狄仁傑為祖先(《夢溪筆談》卷九)。
但廣東曾蔭權卻恭恭敬敬拜山東曾子做祖先。英國治港期間,曾蔭權幾十年目中無曾子;香港易手之後,中共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掌管港事,曾蔭權馬上就認了祖宗,三跪九叩,遠拜乾祖,近拜乾爹。他知道中共幹部必須具備甚麼德性。他完全成功了。
最近,曾蔭權第一次以「曾子七十四代孫」身分出席曾子誕紀念活動,獲全場曾氏宗親熱烈鼓掌,一陣陣,一聲聲,都是新中國仁義道德的注腳。

除了道德,曾蔭權官運大得亨通,據說還多賴家中錦鯉有靈。所以,他一出任行政長官,就一聲不響,撥公帑一千五百萬元重修舊日港督府供自己居住,以三十萬元築個錦鯉池。香港工人有三十七萬每月收入不足五千元;曾蔭權單是修治宮室費用,即等於他們至少二百五十年工資。他說他「已經很節儉」。更有立法會議員劉秀成附和:「三十萬元築個魚池,可謂合理。當權人不能沒有一點尊貴。」
周室鼎盛時期,周文王庶子召伯治民,身居郊野,結廬甘棠樹下,有司要為他營造宮室,他不答應:「嗟,以吾一身,而勞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後來召伯去世,百姓見樹思人,作歌說:「蔽茀(茂盛)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止息)。」這是《韓詩外傳》的甘棠遺愛故事,曾蔭權、劉秀成等哪裏懂得。
曾蔭權懂得的,是保持尊貴之色,和中共高級幹部看齊。而求尊求貴就必須供奉錦鯉,像禮拜乾祖乾爹一樣。他早晚觀魚,眼中只有高位厚祿。他為三十萬元魚池建築費辯解說:「中國人府第,總該有個魚池。」
不過,中國人觀魚哲學,曾蔭權不可能領會。《關尹子.字》談到養魚:「以盆為沼,以石為島,魚環游之,不知其幾千里而不窮也。」魚游盆中,繞着假山不斷旋轉,一心追求千萬里無窮世界,始終不悟。陸游《聞雨》詩說:「不悟魚千里,終歸貉一丘。」新香港真的只有一丘之貉,哪裏有政治家會觀魚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