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食物陸續有來

有毒食物陸續有來

千頭萬緒、離奇古怪的所謂「中國問題」其實簡單不過:就是一個超穩定、銅皮鐵骨刀槍不入的外殼,包住一隻已被癌症細胞侵蝕得可以的身軀。表面看來,GDP與外滙儲備增長迅速,而且國家機器英明神武、張牙舞爪;實質上,深層矛盾不斷積累,而且已影響整個政治經濟的運作。一言蔽之,系統磨損與錯亂已到了有可能死火或爆炸的邊緣。

林和立

最近中國愈來愈驚人的致癌淡水魚和致命豬肉只不過是深層矛盾的又一次浮現。其實自九十年代末期,假的、有毒的與嚴重污染的米、奶粉、酒、礦泉水、燒肉、水果,以及用多種危險藥品、甚至抗生素殖養的魚蝦蟹已充斥市場,荼毒大陸與香港居民。當然,比較尖酸刻薄的論者更會說,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連人也可能是贗品;許多城市不是在舉辦「整容美女」選美會嗎?當然,更重要的是,不少大陸公民,包括共產黨員,已不止喪失了傳統中國人的美德,而且連現代商業社會運作的基石──誠信──也蕩然無存。

全國性道德淪亡

這近乎全國性的道德淪亡又加劇了兩極分化的矛盾:即有權有勢的新「幹部資本家」集團赤裸裸地剝削魚肉弱勢團體,情況有如馬克思或英國文豪狄耿斯所形容的資本主義原始階段弱肉強食的悲慘世界。在中國,除了消費者被毒魚毒奶粉摧殘外,更駭人的是那些在缺乏基本安全與衞生條件的工廠與礦井幹活的工人。煤礦工人的非人生活,在愈來愈頻繁的礦難中已表露無遺。尤有甚者,各地都有成千上萬手無寸鐵、目不識丁的農民被剝削集團用巧取豪奪方式剝奪土地,被迫到城市當黑市農民工。
以胡錦濤與溫家寶為首的第四代政權甫上台,就面對各變種禽流感、尤其是沙士瘟疫的挑戰。胡溫新政吸收了部份教訓,提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口號,希望扭轉自一九七八年改革開發只注重發展「硬件」、積累財富,與「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政策所帶來的嚴重社會分化與人心「異化」的惡果。但不幸,黨工出身的胡總與其同僚對捍衞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決心與熱情,遠高於同情弱勢團體或維持社會公義。所以胡溫新政一碰到最關鍵的問題,即政治改革、分權讓利與民眾參政的要害時,就耍手擰頭、畏首畏尾。過不了多久,「以人為本」變了「以黨為本」;「和諧社會」則變為「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順民社會」。

群眾性惡性事件

社會分化與異化的結果,是群眾性的「惡性事件」,例如集體上訪、抗議騷動、警民衝突、以至宣洩鳴冤式的縱火爆炸、「個人恐怖主義行為」等近年層出不窮、愈演愈激。據公安部部長周永康透露,○四年的「群眾事件」,包括示威騷動等有七萬四千宗,比○三年多出27.6%。而官方《瞭望》雜誌介紹,近年的「突發公共事件」,包括「事故災難」、公共衞生、工業意外與社會安全事件,連同自然災害,竟造成每年六千五百億人民幣的損失,相當GDP的6%;而且還未計算示威抗議、警民衝突等導致的經濟損害。

對徹底改革卻步

稍了解政治經濟學與社會學的人都知道,要根治這千瘡百孔的困局,只有徹底的政治改革,就是根據民主、平等與公義的原則把國家權力,尤其是支配資源財富的權力重新分配;用普選、多黨制與三權分立等制衡機制來監督執政黨與政府。當然,胡溫與其他高幹對這一套嗤之以鼻。結果就是他們的最重要新奠,即「科學發展觀」很快就變質為「科學救火觀」;而看似日理萬機、運籌帷幄的領導幹部異化為「超級救火員」。
的確,異常精明能幹的溫總上任不久,就投入構建全國「風險預警機制」的工作,用國內的觀念說,就是那裏出事,公安、國安、武警、消防隊,與最近在三十六個城市成立的「反恐特種部隊」就會馬上趕到,把動亂的勢頭消滅於萌芽階段。在上月舉行的「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溫總強調要「提高國家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從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溫沒有說的最重要,就是北京要傾全國之力,包括專政機器與進口防暴設備,確保共產黨的執政地位!
胡溫新政雖然對大事,即有遠見、有胸襟的徹底改革卻步,但在國家財力不斷積累、專政機器不斷壯大、尤其是監控科技愈來愈先進的條件下,它們的空前補鍋、救火行動總的來說,還管用、起碼可以支撐門面。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悲劇可能就在這裏:高科技、財大氣粗的救火機器保住了共產黨「長治久安」的外殼,但在這表面「超穩定」的困局下,國體的細胞以驚人的速度異化,爾虞我詐、男盜女娼,出賣完國有資產、地皮、乾淨的河流與空氣後,就連自己的靈魂與子孫的幸福也賣掉。試問,在這混濁水土生產的豬肉與鰻魚,有可能符合國際衞生標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