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毒魚事件嚴重打擊市民進食淡水魚信心,全港三百多個養魚戶及淡水魚批發商正醞釀集體罷市,計劃明日與政府開會後,一旦當局未能盡快實施「雙邊檢疫」措施,他們最快於本周六起無限期罷市,停止淡水魚供應。
40年來最困難時刻
香港新界養魚協進會理事長黎來就昨聯同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舉行記者會,強調本港出產的淡水魚並無問題,呼籲市民放心食用。他說:「𠵱家可以話係本港養魚業界過去四十幾年嚟最困難嘅時刻……本地嘅淡水魚即使冇問題,但市民分辨唔到本地同內地嘅淡水魚,啲魚出到市場都冇人要。」
黎來就解釋,醞釀罷市主要原因,是市民進食淡水魚信心大減,近日供應市場的本地淡水魚已大減七至八成,由過去每日供應最少二百擔(每擔一百斤)減少至不足三十擔。
批發價亦相應大減,以四大家魚包括烏頭、大魚、鯇魚及黑鯽為例,由過去每斤分別由六至十八元不等,跌至現時的每斤四至十元。
他強調,業界明日會與食環署開會,要求當局盡快實施「雙邊檢疫」措施,確保內地淡水魚出口及進口本港時,均經過安全檢驗,以挽回市民信心;若會議無結果,全港三百多個養魚戶最快於本周五決定是否發起罷市,無限期停止全港淡水魚供應。他估計,現時全港淡水魚存量達到三千噸,足以供應全港兩個月,若未能推出市場,業界將損失約二億元收入。
半數魚欄工憂失業
港九魚業職工會主席曾錫明補充指,該會近日接獲不少業界員工來電,指連續三日已不用到魚欄上班,他們均擔心飯碗不保。他們估計,現時約三百名散工最受影響,估計半數將面臨失業。
本港多個淡水魚買手商會,昨晨亦討論是否停止淡水魚交收。會後鮮魚行總會理事長黃天雄謂,後日會再與政府開會,一旦認為當局未有足夠措施保障市民食用淡水魚安全,他們會考慮全體停市,停止交收本地及內地淡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