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電控股(002)公布截至05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45.77億元,增長10.61%,主要受惠於海外業務及本港售電增長理想;每股盈利1.9元,第2次中期息0.48元,每手(500股)可獲240元股息。中電首季度也派息0.48元。中電行政總裁包立賢表示,會繼續在海外尋找新項目。
港售電獲利35億
中電半年營業額166.26億元,增長13.76%,其中約82%(136.38億元)收入來自本港市場,增長8.56%;海外市場佔總收入17.57%,增長48.63%,增幅優於分析員預測。以純利計算,海外業務純利10.1億元,約佔總純利25%,增長27.69%。本港業務純利35.1億元,增長5.18%。
包立賢表示,期內中電已完成向SingaporePower收購澳洲商業能源業務,並完成與中電當地業務的整合,6月已改名「TRUenergy」,但上半年只趕及將1個月盈利貢獻入帳,料下半年有更大貢獻。他指出,中電暫時無意將旗下澳洲業務分拆上市。中電財務總裁謝伯榮補充,整合後部份稅務支出可減免。
或進行小型收購
包立賢又稱,中電未來將發展焦點放在自營增長。他說:「短期而言,中電將不會進行大規模收購,但有可能進行一些小型收購。」完成澳洲收購後,負債比率由30%升至41%。他表示,與國際同類企業比較,中電目前負債比率屬中等水平,集團無意減債。
對於內地電力市場,謝伯榮表示,上半年內地業務帶來約5億元純利,中電有意增加內地投資,但認為目前內地電價制訂機制透明度不足。他指出,早前所制訂的新電價,只能彌補部份煤價升幅,其他內地電力企業都面對同樣問題,而中電旗下山東合營最受影響,因該區電價僅輕微調升。他強調中電並無為內地業務訂下既定目標。
另外,中電繼續在其他亞洲區發展,現時印度GPEC項目正發展第2期;泰國BLCP項目建造工程進展理想,維持在06至07年投入商業運行的目標;至於台灣市場,中電正尋求和平電廠以外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