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施行心肺復甦謹記ABC

健康地帶:施行心肺復甦謹記ABC

當遇到意外而造成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時,身體的各個器官就會缺氧。腦細胞在常溫下如果缺血缺氧四分鐘以上,就會受到損傷,超過十分鐘,腦細胞損傷就幾乎是「無法恢復」的。這樣,即使僥倖被救活,智力也將受到極大影響,甚至成為沒有任何意識的「植物人」。所以心肺復甦在心跳呼吸停止後的四分鐘內實施效果最好。
心肺復甦,顧名思義包括心臟復甦和呼吸復甦兩個部份。當出現因溺水、心臟病發作、車禍、觸電、藥物中毒、異物堵塞呼吸道等而導致呼吸心跳停止時,均是施行心肺復甦術的適當時機。

盡可能平卧硬物上

心肺復甦有一整套完整複雜的程序,對於一般人而言,只需謹記ABC三原則即可。
A代表AirWay﹕急救的第一步是檢查呼吸道是否暢通,假如呼吸道被異物或嘔吐物堵塞,空氣便無法進出肺組織,也就無法提供氧氣了。當遇到意外時,應先讓傷者仰卧於地或硬木板上,不可置於軟床﹔然後將口腔內的異物、假牙等掏淨;並托起頸部,使額頭後仰,以打開呼吸道。切記避免主動給患者飲用任何飲料,以免液體進入呼吸道,造成梗阻。
B代表Breathing:當確定呼吸道暢通後,第二步便是向患者提供氧氣。維持傷患頭部後仰,以大拇指及食指揑緊其鼻子,通過口對口將空氣吹入傷患的肺部使其膨脹並供應氧氣。
C代表Circulation:緊接着的第三步就是建立人工血液循環。即是進行胸外心臟按摩。按壓位置應在胸骨上1/3至2/3位置,即大約兩乳頭間,將雙手重叠置於胸骨上,兩手肘關節打直。然後以身體重量垂直平穩下壓,對心臟進行體外擠壓。此外,必須將病人盡可能平卧在「硬」物體上,如地板上、木板床上,或背部墊上木板,這樣才能使心臟擠壓行之有效。
胸部按壓頻率要每分鐘一百次,按壓深度要達4至5厘米。成人患者的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要按照15:2比例施行;兒童的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應為5:1。
撰文:保栢醫療保險(查詢熱線:25175937)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