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魚檔昨日均掛出由內地政府簽發的「動物衞生證書」,藉以增加顧客的購買信心;但有魚販及市民卻認為,批文作用不大,證書上根本沒有列明,有關淡水魚不含致癌物質孔雀石綠,淡水魚的安全依然成疑。
一紙批文難證安全
記者昨日於深水埗北河街街市所見,大部份魚販均將出口批文掛在當眼處。魚販胡太稱,出口批文有其重要性,「市民見到有證明,魚又驗過晒,信心會大啲。」但也有魚販認為作用不大。魚販鄭先生說:「一方面出咗張紙話無事,但另一方面政府又叫你盡量唔好食魚,說話好含糊喎。」魚販江小姐稱:「市民嘅信心始終未回復,張出口批文都無咩用,市民都會擔心證明係假嘅。」有市民也強調,檢疫並不包括檢測孔雀石綠,批文根本不能證明食用淡水魚是安全的。
孔雀石綠已納檢測
食環署發言人稱,內地近日表明加強檢疫,已將孔雀石綠列入檢測範圍,只不過未有顯示在批文上;而衞福局局長周一嶽,也盼盡快將該項規定加在批文上。
對於有消息指,內地農民流行使用一些可以令蔬菜顯得特別翠綠的「綠色補品」,該些補品的主要成份是孔雀石綠,種植有機蔬菜的專家說,使用刺激性肥料種植蔬菜並不出奇,但卻從未聽聞加入孔雀石綠;而食環署發言人表示,未曾對蔬菜作這方面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