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嘉雯報道】公立醫院床位緊張,長期需接受輸血或靜脈注射的腫瘤科、血科及風濕科病人,需要長時間等待床位騰空,才能接受注射治療,動輒需要等待五、六個小時。威爾斯親王醫院今年六月底成功籌集資金,利用沙士後騰空的會議室開設全港首間注射中心,聘請護士及數名中文大學醫學院藥劑系的實習生負責運作,紓緩病床壓力。
一個早上服務八人
「沙士之後,無咗會議室,間房橫掂擺唔到氧氣,放唔到床,不如就攞嚟畀病人打針啦,重可以減輕病房嘅負擔。」該注射中心的發起人、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李國銘醫生解釋,需要經常輸血、輸血小板的血科病人,接受化療而需要靜脈注射的患者,以及要注射生物製劑的強直性背脊椎炎及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均會受惠。
「佢哋無需要入院,打完針即日就走,但以前佢哋要等到有床位先有得打,等五、六個鐘,等好耐都無床,等到有啲人都發脾氣,有時就瞓埋響病人側邊。」李國銘說,該注射中心每個早上可以為八名病人注射,他計劃為中心添置一台電視機及多張安樂椅,讓病人注射時更舒適。
五十九歲的莫小姐多年前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兩年前開始在威院注射生物製劑,形容每次等注射猶如「開大細」,「響病房打針,一係等床位,都唔知等幾耐,有時就擺張櫈仔響兩張病床中間,坐響度打針打成個幾兩個鐘(因為針藥是以點滴方式注入人體,而藥水相當大量,以至動輒要數小時才完成整個點滴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