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醫藥:從身體症狀評估中風危機

認識中醫藥:從身體症狀評估中風危機

早前強烈熱帶風暴「珊瑚」正面吹襲廣東汕頭地區,對當地的設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但並未造成任何人命傷亡。這歸功於氣象部門提前作出的颱風預報,告知市民做好防範準備,才避免了珊瑚帶來的災難。

本港第三號殺手

從颱風聯想到「中風」。在香港,每年有二萬五千多人患上中風病,有三千二百多人死於中風病,故中風被稱為香港「第三號殺手」。如果中風也像颱風那樣可以作出預報,那麼第三號殺手的殺傷力就可大大減弱了。
中風預報,關鍵是要對中風先兆的臨床表現有所認識。中風的先兆是指腦血管在完全閉塞或出血前的一些徵兆,掌握了這些徵兆,便可預知中風的「來臨」。
要預知中風,首先就要對中風高危一族特別關注,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膽固醇病人,超過六十五歲的老年人,肥胖者及「火氣」旺者等;其次,用現代的診斷技術也可以找到某些異常的迹象,如患者微循環異常(微血管縮小、血液緩慢或停滯、微血管阻塞或出血),腦血管畸形、硬化和縮窄,血粘度增高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善於發現中風先兆的症狀。
大多數中風病人患病前均有一些先兆症狀。最常見的是頭部症狀如頭暈、頭痛,一側或雙側頭青筋(靜脈)脹起;最明顯的全身症狀有全身乏力、極度困倦、半邊面部及手足麻痹、軟弱無力;最有預兆意義的症狀是控制小動作有困難,如單眼閉合障礙,不能歪嘴,伸舌歪斜及語言不利,不能抓筷子,簽名不正,拖鞋穿不穩和不能單腳獨立等。
撰文: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周杰芳博士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