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整體表現 地區排尾五<br>港僱員語文再被彈

勞工整體表現 地區排尾五
港僱員語文再被彈

【本報訊】一項調查顯示,本港僱員的英語水平不足、普通話語言能力薄弱,再加上工資高企,勞工整體表現在受訪的十四個國家及地區當中,排行尾五。不過,本港打工仔卻是全部受訪地區中,最容易聘請和解僱、而工會活動又最弱的一群,這兩項在機構及管理層的眼中,則是吸引之處。 記者:譚暉

政經風險顧問公司訪問了十四個國家及地區的外派人員,對當地勞工整體表現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僱員輸在高薪、英語及普通話水平低,但卻勝在易請易炒、又有一大群受過教育的求職者供僱主挑選。
報告指出,愈來愈多本港機構在內地發展業務、又愈來愈多內地旅客訪港,本港僱員的普通話水平必須提升,但據近年情況所見,本港僱員運用普通話的能力仍然未如理想;至於薪酬偏高問題,也一直受到關注。
報告又引述有研究表示,本港的經理級僱員需要花兩成的工作時間在更正下屬錯誤的事宜上,比起其他地區,例如美國、英國、印度、瑞典及荷蘭的經理級僱員,所花的時間都要多。不過,報告特別提及,本港有較彈性的輸入外國專才政策,僱主也較容易透過調整員工的薪金來面對市場逆境。

常與新加坡作比較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表示,外資公司及外籍的管理層,經常將本港員工的英語和普通話能力,與新加坡僱員作比較,而新加坡員工在這兩方面的確較本港優勝。至於本港員工的薪酬較鄰近地區的僱員高,這已是長久存在的問題,而機構為減輕成本已不斷調整工資,直至近期勞動市場轉趨活躍,工資才開始向上調。他認為,本港僱員應不斷自我增值,藉此提高自己的議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