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扁平足是本港四至六歲兒童常見足部問題。一項兒童足部及骨骼成長調查發現,本港約有三成四至十二歲學生患有扁平足。有物理治療師指,扁平足等問題在兒童六歲以後將無法根治,日後更會觸發腰部及脊骨彎曲等頑疾。 記者:蔡建豪
康正綜合治療中心於○四年七月至今,成功調查近六百名本港中、小學生。調查結果顯示,三成四至十二歲學童患有扁平足等足部毛病。調查又跟進家長情況,發現有九成家長曾嘗試了解子女是否存在扁平足及寒背等問題;更有八成家長表示懷疑子女有足部或骨骼健康問題時,曾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諮詢意見。
四至十歲改善最佳
該治療中心主診物理治療師余穎章表示,扁平足可算是家族性遺傳問題,患有扁平足的小童會出現足弓下塌及腳跟兩條腿骨向外彎曲等表面徵象,患者足部或小腿容易感到疲累或痛楚,病情更會隨年齡及體重上升加劇。扁平足患者若未能獲得適當治療,更會引發足趾外翻、膝外翻或膝內翻,出現俗稱的「X形腿」及「O形腿」,長遠更會導致腰部或脊骨受損。
余穎章稱,四至十歲期間是控制及改善扁平足的最佳時期,由於兒童骨骼此時仍未發展成熟及非常柔軟,隨足底脂肪開始慢慢減退,加入良好的足弓承托,有助刺激足弓成長,適當的鞋墊正可達到承托足弓及減少足部關節不正常活動的功能。
她又稱,針對不同兒童的足部形狀,本港部份診所現已設有一站式服務,由義肢矯形師負責為兒童檢查、倒模、製造、試着及日後覆診,確保兒童適應度身訂做的鞋墊。初步得到的數據顯示,大部份學童在選用特製鞋墊後,後足外翻的情況均受到控制,扁平足情況也未有變壞。
她強調,家長為小童選購鞋子時,切勿貪心,為子女挑選大於合適尺碼的鞋子,應注意鞋子是否有足弓墊、鞋頭是否有足夠闊度,鞋子有否堅挺的後跟包圍,以及鞋跟高度是否少於一吋半等。
八歲的羅穎珩年前被發現患有扁平足,往往在走路一段時間後,即感到足部疲倦及痛楚,更養成不愛走路的習慣。自開始使用健康鞋及加入糾正鞋墊後,她笑言已不感到足部痛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