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元貴報道】像蟹又像蜘蛛的遠古生物鱟(粵音:后),是酒家的小菜,也是街市的海產。城市大學的調查顯示,這種稀奇的海洋生物正面臨絕種危機,香港法例卻沒有保護。為了拯救牠們,城大已展開人工繁殖計劃,一群可愛的幼鱟已經在實驗室內逐漸長大。
三億年遠古生物
鱟俗稱馬蹄蟹,在西貢、長洲、銅鑼灣及南丫島的酒家都有供應。成熟的雌性馬蹄蟹在每年四至八月繁殖季節時會懷有很多卵子,海鮮酒家會取其腿部的肉及卵子做小菜,一碟小菜,就付上一條十多年的生命,再加成千顆小生命。每隻馬蹄蟹售價數十至一、二百元,不算很流行,因為牠們已經買少見少了。
全球現有四種馬蹄蟹,家族歷史超過三億年。香港曾經錄得三種,至今只存活兩種,中國鱟和圓尾鱟,以中國鱟較普遍,粗略估計全港有數百隻,主要棲息於香港西部泥灘,如大嶼山及后海灣一帶。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的調查顯示,鱟的族群正大幅萎縮,以白泥為例,二○○四年的中國鱟數量竟較二○○二年減少了九成多。
城大生化系副教授張肇堅指出,近年香港沿海的基建工程及漁民捕獵都是馬蹄蟹減少的原因。馬蹄蟹繁殖能力甚低,幼鱟需要十年時間生長為成年鱟,母鱟每誕一百隻鱟蛋,也未必有一隻存活。若繼續讓馬蹄蟹自生自滅,這種生物在港恐怕將會遭逢滅絕之災。
城大正進行一個拯救馬蹄蟹的計劃,去年八月開始,向漁民及酒家購買了幾隻雌雄馬蹄蟹,抽取卵子和精子,在實驗室人工繁殖,至今已成功誕下數百隻小鱟。城大生化系副教授單錦城表示,大約在明年初,待小鱟超過一歲,會把牠們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