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交通開支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一項調查發現,兩成受訪市民每月交通費佔薪金的一成一至兩成,但七成一人認為比例應減至半成以下。此外,七成人認為,公共交通「可加可減」機制需加入市民承擔能力,作為考慮票價的條件。
西港島地鐵造期太長
民協於本月中訪問了八百四十一名市民,發現六成受訪市民贊成公共交通收費應設立可加可減機制,令票價可以減低,減輕市民負擔。逾半人又贊同九鐵及地鐵,也應納入此機制內。
民協成員揚振宇昨日稱,九九年至今年六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下跌百分之十三點六,但交通費卻不跌反升,由○一年至○四年增加了百分之一點一。
該黨的調查又發現,兩成人每月交通費佔薪金一成一至兩成,但七成一人認為比例應減至半成以下,顯示市民認為現時的交通費太過高。
此外,爭取地鐵西區支線行動訪問了港島西區一千七百四十二名居民,發現八成二人認為要至二○一二年才完成建造地鐵西港島線,是時間太長。
票價方面,逾八成人建議由該線內不同車站前往中環的車票,應訂在四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