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重點在港 土儲夠用4年<br>泛海內地投資限五億

發展重點在港 土儲夠用4年
泛海內地投資限五億

泛海集團(129)夥拍英資Grosvenor進軍大陸地產市場,面對內地政策反覆無常,主席馮兆滔說,已設定投資上限不會超過集團總資產20%,日後泛海投資重點,仍然集中香港。

馮兆滔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早於93年泛海已進軍內地房地產,現時在深圳仍有物業,只是過去數年本港經歷金融風暴,泛海亦要處理本身問題,現時業務重上正軌,加上覓得夥伴Grosvenor,故積極重返內地市場。

滙豐作媒泊Grosvenor

與Grosvenor結盟,原來是透過滙豐銀行作媒,他說99年Grosvenor在港找合作夥伴,經滙豐介紹,考慮過泛海的規模及管理情況合適,故入股泛海,並組成合營公司發展內地業務。
對於內地拆遷問題,馮兆滔說:「同香港收樓一樣,最後幾伙最攞你命,曾經有一項目,最後兩個單位,每個700方呎,最後要逾2000萬元才收到。」他不諱言動遷費「有數計」,但面對內地政策經常「出奇不意」,惟有抱着「摸石頭過河」的心態,限定內地投資佔集團總資產10至20%,將來發展重點仍在本港。截至3月底,泛海總資產25.05億元,即內地投資額不超過5億元。

內地政策反覆摸石頭過河

面對本港地產競爭愈趨激烈,「餓地」的大發展商對地皮「大小通吃」,馮兆滔對港業務仍有信心,原因是泛海以往超過八成土地儲備透過私人協商取得,從政府方面買地不足20%。他說:「香港地產行業很大,無人做得晒,單是觀塘區,講緊要千幾億才可買起;而且除了資金亦需要大量人手,以泛海為例,很多時是管理層直接參與,可以好快下決定,而且我們要的地不大,萬餘呎的地皮大公司根本看不到那麼多。」

藉私人協商改用途取地

馮兆滔表示,泛海將繼續過往政策──透過私人協商、更改土地用途等方式增加土地儲備,現時集團土儲足夠未來3至4年發展所需。至於香港方面,是否會與Grosvenor合作,他說泛海處於被動位置,要視乎Grosvenor是否對項目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