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漢語大會後記

世界漢語大會後記

古德明

七月下旬,中共舉行所謂第一屆世界漢語大會,宣布「高度重視世界漢語教學」,並將陸續在世界各地開辦孔子學院。北京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姚中秋批評說:「作為中國人,看到漢語擴散全球固然高興,而且這有助打破英語壟斷局面。但運用國家資源對外推廣語言,會讓人覺得政府利用語言擴張國力。」
姚中秋是有心人,只是他不知道中共推廣的其實並非漢語。
文化上和外國爭勝,我國古已有之。唐太宗年間,西域遣一胡人來朝演奏琵琶,所用絃撥比正常粗一倍,並自作新曲,一心技壓中國。太宗教琵琶聖手羅黑黑隔帷傾聽,只聽一次就領略其中奧妙。太宗誑胡人說:「此曲吾宮人能之。」於是取大琵琶,令羅黑黑隔帷彈奏,一音不爽。那西域樂師大驚,以為唐朝普通宮女都勝過自己。「西國聞之,降者數十國」(《朝野僉載》卷五)。
宋徽宗年間,金邦新主即位,宋室遣著作郎許亢宗往賀,賀詞有「祗造鄰邦」一語。金人挑釁說:「表辭不當用『邦』字。《論語》云:『蠻貊之邦。』」許亢宗馬上引《詩經》證明「邦」字沒有貶義:「詩不云乎?『周雖舊邦。』」當時宋室危如累卵,但文詞上半點不讓外國。外國甚至要用我們文字(《大金國志.許奉使行程錄》)。
中共假如能夠像許亢宗一樣維護中文,歷史上可記一功。但他們所用中文是甚麼樣子的,溫家寶在孟加拉說得很清楚:「我有一個夢,讓十三億人民生活得好,讓每年兩千四百萬新添勞動人民有工做。」他口中的「讓」,是英文let的化身,使人想起《聖經.創世紀》裏上帝的話:Lettherebelight....Lettherebeafirmament。中共領袖無疑以上帝自居,但中文沒有這個「讓」,只有「使」、「令」、「要」。

同樣,中文有「十分重視漢語」、「國家元首」、「國語」等等,沒有「高度(highly)重視漢語」、「國家領導人(leader)」、「普通話(commonlanguage)」之類。中文有「中日須談判解決問題」、「國內經濟欣欣向榮,百姓生活漸見改善」、「中國人固然高興」等等,沒有「中日須透過(through)談判解決問題」、「隨着(with)國內經濟欣欣向榮,百姓生活漸見改善」、「作為(as)中國人固然高興」之類說法。中共孔子學院教授這種英文為骨的漢語,孔子唐太宗許亢宗都不會引以為榮。
晚唐期間,吐蕃佔河湟,詩人司空圖因作《河湟有感》:「漢兒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南宋時,金邦據中原,詩人陸游因作《送范舍人還朝》:「東都兒童作胡語,常時念此氣生癭(脖子上的囊狀瘤,即粵語所謂大頸泡)。」唐宋時代淪陷區兒童學舌胡人,是身不由己,可哀而不可恥。
今天,中共學舌西洋,不以為恥;百姓習焉失察,不以為哀。《莊子.秋水》說燕國少年往趙都邯鄲學步,步法未有學成,卻忘其故步,最後只能匍匐地上,爬回故鄉。這原來不是向壁虛構的故事。請看新中國漢語今天正在地上匍匐,連故鄉在哪裏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