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本含孔雀石綠 政府被轟把關不力<br>85%鰻魚致癌

樣本含孔雀石綠 政府被轟把關不力
85%鰻魚致癌

【本報訊】致癌毒鰻魚原來一直充斥市面。食環署昨公布首次就活鰻及鰻魚製品進行的「孔雀石綠」檢測結果,二十一個完成測試的樣本中,竟有逾八成半、共十八個含致癌化學物孔雀石綠,食環署即時下令回收及銷毀有關食品,並勸喻商販自願回收及銷毀其他鰻魚及製品的存貨。有立法會議員及學者批評港府後知後覺,把關不力。 記者:謝明明 黃慧珊

食環署早前共在市面抽取二十七個活鰻魚(即白鱔)及鰻魚製品樣本。截至昨晚八時止,已完成測檢的二十一個樣本中,竟有十八個樣本、包括四個活鰻樣本證實含有孔雀石綠,只有三個樣本不含該致癌物質。四個活鰻樣本來自何文田廣場的華潤萬家生活超級市場,以及上水石湖墟街市和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其他有毒鰻魚製品分別來自多間日式百貨公司的超級市場、日式餐廳及多間食品製造廠等(見表)。其中當局昨早公布的十一個不合格樣本全部來自內地。

商戶不會獲得賠償

食環署助理署長鍾偉雄昨於記者會上指出,當局已即時下令有關商戶銷毀有關的問題鰻魚食品,有關商戶不會獲得賠償。該署會繼續抽取樣本進行測檢,食環署署長梁永立則表示,礙於法例所限,當局不會下令強制全港回收,但該署已於昨日去信商販,勸喻自願回收及銷毀有關鰻魚及製品的存貨。
衞福局局長周一嶽昨出席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時表示,當局將於下周五刊憲,將孔雀石綠列為禁藥,屆時任何食物,包括食用活魚均不能含有該種化學物質。當局又會與內地商討,要求日後進口本港的活鰻及鰻魚製品均須附有經過測檢孔雀石綠的衞生證明書,並會於口岸抽查進口活鰻及其製品,周一嶽承認,近日連串食物安全事故,反映須加強與內地當局,特別是廣東省在食物安全方面的資訊交流及通報。

南韓早禁問題鰻魚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有八成半樣本含孔雀石綠是不能接受的,政府除須盡快成立食物安全中心外,並須盡快提交強制食物回收條例草案,嚴格監控食物安全。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批評,內地及南韓上月已發現中國鰻魚有問題,港府在處理近期食物安全事故中後知後覺。
自由黨議員方剛要求當局派員長駐內地,協助有關方面測檢食物安全,周一嶽表示會考慮有關建議。衞福局副秘書長陳育德又表示,當局會積極研究制訂回收可疑食物的法例,包括決定回收標準及程序,希望盡快提交立法會審議。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近期連串食物安全事故再次反映特區政府危機感不足,而且一直束手無策,就算昨日公布一系列措施也只是亡羊補牢,「喺市民眼中,政府搞到佢哋乜嘢都唔食得,危害市民健康。」

促港府付百萬回收

港九鮮魚行總會理事長黃天雄認為,政府現階段應全面回收所有活鰻,並以成本價向魚販作出賠償。他說:「𠵱家香港嘅活鰻存貨不足五千斤,若政府以成本價回收亦只約需一百萬元,好似禽流感,向雞販賠償作回收。」他指,當局不肯出錢回收活鰻,「啲白鱔驗得嚟都賣晒」,會危害市民健康。
在毒鰻陰影下,記者昨在深水埗北河街街市仍見有活鰻出售,魚販都擔心血本無歸,要求當局最少以成本價回收。檔主蔡先生稱,以前日賣六十至七十斤白鱔,現在生意額跌至近乎零,「政府都未驗清楚,佢講一講就冇人夠膽買,佢應該買番晒我哋啲鱔啦!」
食環署昨到該街市向每檔魚販購買一條活鰻作化驗,並呼籲檔主將存貨交給食環署或自行銷毀,部份檔主說會「睇定啲先」,等有化驗結果後才決定。到街市買菜的市民大部份都不敢買活鰻,有市民更表示暫時連淡水魚都不會吃,直至政府化驗證實沒事才買。

位於新世界中心的Needs超級市場,昨日已停止出售所有鰻魚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