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大朋友都愛吃薯條,但吃得多,不但可能會癡肥,更可能導致乳癌。美國科學家最新公布研究發現,年紀小至三歲至五歲的女童若饞嘴,每周多吃一餐薯條,就會令長大後罹患乳癌的機率增加二成七,即是女性小時候可能已開始潛伏乳癌癌魔,家長應該小心留意。
最新一期《國際癌症雜誌》月刊前天報道,美國布里格姆婦女醫院科學家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米歇爾斯,研究了美國逾二千名註冊護士的資料,其中五百八十二人患乳癌,一千五百六十九人沒有。
科學家特別研究了這批護士的飲食,又要求她們母親填寫女兒三至五歲時的飲食習慣問卷,經分析後發現三至五歲每周多吃一餐薯條,她們長大後患乳癌的機率會增二成七。
兒童飲食習慣影響終生
吃薯條吃到乳癌,科學家說不是馬鈴薯出事,而是用來炸薯條的油所含有的飽和脂肪(saturatedfat)和轉化脂肪酸(trans-fattyacid)才是罪魁禍首。
至於其他食物,同一次研究結果發現,吃熱狗和雪糕都不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每日飲全脂牛奶更有助減低患乳癌機率。
米歇爾斯說,這次研究再次證明一個人小時吃甚麼食物,會對他們長大後的健康有一定影響。「愈來愈多證據證明女童吃的食物,會跟她們長大後罹患的疾病有關。乳癌在女性年紀很小時已開始植根,孩童時代的飲食習慣對長大後患乳癌的機率很重要。」
不過,這次研究是否準確有一個前提。米歇爾斯說:「我們要小心解說這次研究用的資料,資料是否完全真確是依靠受訪者母親的記憶,如果資料無錯,我們才會認為乳癌和吃薯條有關,但我們不能排除她們記錯的可能性。」
美國斯隆凱特林癌症紀念中心的醫生諾頓指,外界毋須對這次研究過度反應:「我不會因這次研究而要美國人改變飲食習慣,但這個假設值得再作深入研究。」
米歇爾斯也說,她的研究未有證明少吃薯條有助防範乳癌,但隨着癡肥小孩子的數量增加,人們應少吃薯條。
路透社/美國《新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