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個基金組織發表一項有關誤用抗生素增抗藥性風險的調查,調查結果發現百分之五十四家長的孩子患傷風或流行性感冒時,曾不必要地服用抗生素,但只有一成家長會主動要求醫生處方抗生素給孩子,換言之,逾四成的服用抗生素病例可能是醫生不必要地處方。
必須服完整個療程
要減低社區的細菌抗藥性風險,家長和醫生同樣有責。家長不應主動要求醫生處方抗生素。另一方面,醫生應拒絕家長無理服用抗生素的要求和不應胡亂處方抗生素。但最重要是醫生必須以身作則,如病人需要服用抗生素時,應處方整個抗生素的療程。
以下是一些提示可幫助家長對抗生素治療的理解:
1.找一個樂於與病人溝通的醫生看病。
2.家長不應主動要求醫生處方抗生素。
3.如醫生診斷出孩子患了傷風或流感(傷風或流感是不需要服食抗生素),但仍處方抗生素,須向醫生詢問原因。
4.如孩子真正需要服食抗生素,但醫生只處方三日療程,應向醫生詢問原因。(現時,只有一種抗生素Azithromycin的療程是三日,其他所有抗生素的療程一般是五至七日。)
5.如醫生的答案是要求孩子三日後往覆診,看看處方的抗生素是否可控制病情,這樣家長仍要要求醫生處方整個療程的抗生素。
6.要求在所服抗生素的藥物標籤上寫上「學名」,因為只有藥物的學名才是醫護人員的共通名稱。
7.詢問醫生所服食的抗生素有甚麼副作用。
最後,家長必須給孩子服完整個療程,這樣才可以減少抗藥性的風險。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逢周二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