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的午餐 - 吳靄儀

劍橋的午餐 - 吳靄儀

星期六,天氣忽然轉涼。約好了霍爾斯夫婦去探望他們,一起吃午飯,他們的房子在離劍橋不遠的鄉村,四周是丘陵起伏,青綠的田野,十分寧靜。霍太芝利安在倫敦大專教設計,迷上了園藝,房子的田園土地正好給她創意的空間。我每次看他們的一大樂趣,就是看園子漸漸長成。這次去得份外合時,原來霍博士剛剛榮獲劍橋大學委任為教授,顯示他多年來在行政法和憲法方面的成就得到公認,我正好向他道賀。

劍橋平坦空曠無阻隔,長風幾萬里,一直至西伯利亞吹來,所以溫度永遠比倫敦低幾度。這天沒有太陽,但也不是陰暗,而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澄明的光,天地萬物沐浴在這光輝裏,變得明亮而柔和起來,水特別清亮,草木格外玲瓏,彷彿每根草、每塊葉子的脈絡都看得清清楚楚。我想是這種光,令英倫畫家筆下的風景有與別不同的意境。
午餐自然又豐富又有心思:紅燒乾葱醬山羊芝士酥皮撻、脆烤野生三文魚、烤甜椒去皮雜色生菜沙律;每一道都好像信手拈來,但色彩的配搭、味道和口感的對比,都妙趣橫生。午餐的客人之中有我上次到訪時招待我們在她花園中晚餐的貝萍,她就是食的大行家。不過我們沒有大談食經,反而從附近的教堂,談到建築,談到歷史地理研究的新趨向,談到文化發展及城市規劃的政策與執行,談到越來越令英國人頭痛的流浪吉卜賽人問題。
不知不覺,外面原來淅淅瀝瀝下起雨來,自大窗外望,新挖的池塘已變得天然,雨絲和水草融成一片,石子天井的怪石噴泉吐着低低的水柱。花都盡了,青綠就要改報秋意,告辭也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