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息差收窄大新銀行純利跌14.5%

淨息差收窄大新銀行純利跌14.5%

【本報訊】同業拆息上升,加重資金成本,令大新銀行(2356)淨息差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96點子,至2.06厘,拖累中期純利倒退14.5%,至4.61億元,其中個人銀行及財資業務的息差,分別收窄29及26點子。
大新銀行董事總經理黃漢興昨日表示,希望下半年息差能夠回穩,但料顯著擴闊的空間不大。行方爭取在今年內完成怡泰富財務及澳門商業銀行(BCM)的收購工作,他說,該銀行會繼續透過自然增長及併購方式,擴展業務規模。
期內每股盈利0.5元,雖然下跌24%,但中期息維持去年同期的0.23元。大新銀行股本回報率從去年同期的16.9%降至10.9%。

母公司賺4.6億大跌七成

持有該銀行78.3%權益的母公司大新金融集團(440),上半年度純利大跌68.1%,至4.61億元,與大新銀行純利僅相差38.7萬元,大新金融董事總經理黃漢興指,若撇除去年度分拆大新銀行上市帶來的特殊溢利,集團中期純利跌幅應收窄至27.2%。大新金融中期息每股0.72元。
大新銀行剛斥資16.69億元全面收購BCM,他透露,待收購順利完成,考慮將BCM旗下的壽險及一般保險業務,售予母公司大新金融,令集團持有兩個發展平台──銀行及保險的模式更鞏固,上半年度大新金融淨保費收入勁升108.5%,至4.16億元。

BCM保險擬售母公司

他又說,大新進軍澳門市場,除了息差競爭不及本港激烈的因素外,最重要是覬覦澳門經濟增長潛力強勁。
大新執行董事王伯凌補充,BCM截至去年底資產淨值約5.5億元澳門幣,但將成本入帳的物業組合重估,會錄得逾億元的增值,加上保險業務隱藏價值(embeddedvalue)的溢價,相信大新的收購價約為BCM帳面值2倍或以下。
截至6月底大新銀行資本充足比率為19.2%,其中一級資本比率約16%,涉及的未償還次級債務為2.75億美元,在計入剛發行的1.5億美元次級債後,黃漢興相信,資本充足率將進一步提高,該行計劃明年首季提早贖回1.25億美元次級債,收購怡泰富若順利於10月完成,屆時便要投入資本,資本比率會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