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豬肉疑雲

李怡專欄:豬肉疑雲

從深圳緊急回收,到香港惠康超市切肉工人中招感染豬鏈球菌,連日豬肉疑雲密布,不僅使人們感到中國內地陷進食險境,而且主要副食品依賴內地供應的香港,也無法不引起市民的驚惶。
世上再大的疫情,人類都可以冷靜應付,但前提是要知道疫病的來源。不知源頭,就無法防疫。深圳掀起的豬肉疑雲,最大的問題是向公眾隱瞞了疫症的源頭。
星期天深圳緊急回收二千斤來自河南的豬肉,這樣的行動是極為罕見的,不但派人逐家逐戶上門收肉,而且在街上貼滿通告,要求居民交出豬肉,更要所有已食用豬肉的居民登記資料。這樣雷厲風行的動作,究竟出了甚麼事,當局卻不予透露。當港府多次向深圳查詢,是否河南出現疫情時,深圳卻回應這次行動是為加強監控四川豬鏈球菌疫情,更罕有地公布檢驗結果,指回收的豬肉沒有任何病菌。
深圳不回應猶自可,這回應反而引起更大的疑雲。為監控四川豬鏈球菌疫情,何以回收的卻是來自河南的豬肉?既針對四川,何以在四川爆發疫情的高峯期又不見深圳有如此嚴厲措施,反而在四川疫情趨平緩時,才突然採取監控四川豬肉行動?而剛剛回收的豬肉,要「種菌」也須幾天才有報告,何以一天之內就知道回收豬肉沒有任何病菌?

港府立即宣布暫停處理河南及深圳進口冷藏豬肉的申請。河南冷藏豬肉佔內地供應量一成九。河南省因此表示港府做法「過份」,因河南並未爆發豬鏈球菌疫情。
然而,第二天就出現了惠康超市切肉工人中招事件,而所出售的,就包括有來自河南豬肉。那麼究竟是河南豬還是四川豬出問題呢?
據《大公報》引述農業部消息稱,河南出現豬隻感染豬鏈球菌,但沒有透露發生的具體地點。
據中文「博訊網」透露,深圳十三日緊急回收的豬肉,是一批實際上來自四川內江的豬肉,卻以河南省豬肉的名義運到深圳南山肉聯廠。十一日有多名職工接觸過該批豬肉而病發,並有三名職工在翌日死亡;另外又有兩名深圳市民因進食該批問題豬肉而死亡,但南山肉聯廠、深圳市急救中心和沙灣殯儀館都否認發生過這樣的事。
於是,疑雲更深矣。然而,被否認的事,卻較能解釋,為甚麼深圳會有先是說河南、其後又說是四川的奇怪訊息。只不過,事情的真相倘是如此,那麼香港禁止進口哪一個省、市的任何副食品,都沒有用,因為被禁的省市完全可以用另一個沒有被禁的省市的名義進口香港。
訊息既不透明,又不清晰,而且自相矛盾,是豬肉疑雲的要害之一;甚麼東西都可以假冒,連來源地也可以假冒,是使內地與香港都陷進食險境的要害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