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模式:各自獨居 間中同住<br>半數情侶寧同居不結婚

另類模式:各自獨居 間中同住
半數情侶寧同居不結婚

【本報訊】傳統婚姻觀念已死?一項網上意見調查發現,約一千五百名被訪的準新人中,逾半數稱若可自由選擇,一定會選同居,另有三成四人更坦言已同居。有關注社會問題評論員更表示,本港近年出現另類的獨立同居模式「Inter-independence」,情侶各自獨居,一星期同住兩、三天,享受着既獨立又甜蜜的同居生活。 記者蔡朗清

新婚生活易網站今年六月至七月間,成功訪問一千五百零五名,將於今年九月至○七年底期間結婚的巿民,有關婚前同居看法。調查顯示,六成六被訪者表示並無與愛侶同居;餘下三成四則稱正與愛侶同居。但調查發現,若可自由選擇,五成一被訪者表示會選擇同居。

相聚更多 深入了解

調查續指,三成四已同居被訪者中,半數表示選擇同居是希望與愛侶有更多相聚時間;三成八人則稱同居有助深入了解對方;一成二被訪者直截了當稱同居可分擔生活費。
至於未有同居的被訪者,原因並非忠於傳統婚姻;當中四成半說希望讓雙方多點自由及空間,兩成三人稱因遭父母反對,一成半人說無錢同居等。
香港政策透視主席邵家臻昨表示,隨着社會改變、兩性平等,傳統受法律約束的婚姻已死,過往一夫一妻、養兒育女的家庭觀念已不合時宜;男女雙方同居生活,可以愛得要生要死,一旦感情生變可即時分開。有關網站調查,反映縱使大部份被訪者稱沒有同居,只是希望享受更大自由,或遭父母反對等,而非忠於傳統婚姻。

人際關係 缺乏互信

他續稱,同居是大勢所趨,近年更興起另類獨立同居模式,名為「Inter-independence」,「𠵱家啲人好『潮』,一個人住有啲悶,兩個人住好似過多,結果男女雙方各自獨居,一星期同住兩、三日。」
有性學權威之稱的香港大學醫院精神科教授吳敏倫表示,同居已成全球大潮流,反映人與人關係欠缺信心,「感情有乜問題就可以分開,唔使負咁多法律責任。」他強調,只要雙方感情要好,同居或結婚也沒有問題。

《經濟問題》
鍾先生:「同居可以增加見面機會,睇吓女朋友適唔適合自己,最大問題係有無經濟能力同居。」

《增加了解》
情侶余先生、梁小姐:「考慮結婚前應該會同居,可以增加互相了解,同居亦唔使好似結婚用咁多錢。」

同居?不同居?
《多啲空間》
新婚馬氏夫婦:「結婚前無試過同居,大家有多啲私人空間,但係同居可以睇吓大家適唔適合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