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傳媒影視 變本加厲

打壓傳媒影視 變本加厲

內地近年不斷打壓公眾輿論,無論報刊、電視、書籍、電影,甚至互聯網,均已被北京當局牢牢操控。自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主政後,內地對文化界、新聞界的壓制更變本加厲。

揭官員腐敗需當事人簽名

內地近年打壓傳媒例子不勝枚舉,揭露內地農民苦況的《中國農民調查》以及談及中共「醜惡」歷史的《往事並不如煙》、《為人民服務》等圖書相繼被禁,廣州《二十世紀環球報導》、《戰略與管理》等報刊被勒令停刊。而前年揭露廣東沙士疫情的《南方都市報》多名高層,先後被打壓,遭控告判刑後,更令內地新聞界「噤若寒蟬」。
而近日最令內地新聞工作者感「心寒」的,是早前南京市委宣傳部,向市屬傳媒發出「新聞單位輿論監督稿件審核辦法(試行)」,規定記者採寫輿論監督文章時,必須先與被批評的官員見面,稿件也須經報社內部三級審閱,若沒有被監督一方簽字同意,一律不能見報。不少新聞工作者都擔心,其他省市政府會「有樣學樣」,採取類似的手段打壓傳媒。

不再批外國電視頻道落地

本月初,中宣部、文化部等六大部門以「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為理由聯手宣布,不再批准外國衞星電視頻道在國內落地播放,同時禁止外資經營新聞機構或從事書刊的出版、發行和進口業務。國際傳媒隨即表示關注,並指中國政府正刮起文化產業界的「寒風」,全面控制內地民眾的文化生活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