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製造大量「冤假錯案」,正當所謂母語教學的學生英文程度有沒有進步之際,六百七十名會考生的英語科口試遭到「錯誤評級」,有考生本應是A級成績,卻被列為F,本可升讀中六,反因錯評而被踢出原校,即使得到「平反」,原有學額已被其他差一等的同學佔據,變成孤魂野鬼。
首先,筆者要以中華民族的大視野,勸喻這六百多個「會考冤魂」;在中國人社會,「冤假錯案」之多,五十餘年來已成中國人的正常命運。一九五七年「錯劃右派」,一九六七年文革「錯劃為地富反壞右」的「黑五類」,包括被判為「現行反革命」被鎗決的青年精英,可謂成千上萬,較為「聞名」的,就有遇羅克和林昭。
比起大陸被「錯劃」這個、「錯劃」那個,最後又經「平反」的許多無辜之人,這錯被特區考評局降級的中學會考生又算得了甚麼?他們「投訴」後獲得考評局更正,發給「平反證書」,「把被顛倒的歷史重新顛倒過來」,應該滿懷感激地大喊:「感謝以曾蔭權為核心的特區新政府為我們平反」,高呼「曾主席萬歲,許副主席萬歲」。
至於因為遭到「錯評」,被踩低幾級,以致讀不了中六,這些會考生也該從國家民族的角度來考慮:五十多年來,許多中國人經「錯劃」右派反革命之後,或「畏罪」跳樓自殺,或「含冤受迫害」而死,包括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盡皆屍骨無存,許多年之後,其親屬只可以得到「黨中央」恩准,舉行「骨灰安放儀式」。
今天,這些會考生還活得好好的,他們成了骨灰沒有?他們有沒有因為冤假成績,被教統局下放新界,勒令「上山下鄉」耕田勞動,蹲牛棚勞改,一誤就是二十年青春?他們還可以回家繼續向父母伸手拿家用、唱K、睇四仔AV光碟。至於本來因A而變F,無端沒得讀中六,正好視為考評局對他們的人格意志的磨練,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他們正好趁此機會,實習一下如何「被人屈」而咬緊牙關生存,因為他們既生為中國新進知識分子,將來這一輩子「被人屈」的機會多的是,例如程翔之類,得考評局協助,人生及早先吸取實戰經驗,應該感恩。
奉勸這些會考生,子不嫌母醜,不要利用這點點小事而搞風搞雨,企圖跳樓、割脈、燒炭、搶佔特區華文報刊的新聞頭版,衝擊社會和諧,增加戾氣。況且,會考制度是殖民地政府發明並埋藏的「地雷」,害死你們的,不是教統局、不是考評局,是彭定康、陳方安生與英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