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興寧本月七日發生的大興煤礦滲水事故,救援工作進展緩慢,目前至少還有一百二十具遇難礦工屍體泡在水中。近日屍水流向負責向興寧市、梅江區、梅縣供水的合水水庫,當地市民反映飲用水發臭,環保部門抽查也發現,水中部份重金屬、有機物等含量已經超標,二百萬人的健康將受影響,當局將制訂緊急防疫方案。
當地環保部門的初步檢測顯示,礦區水源中的重金屬、有機物等含量已經超標,其中錳超標最為嚴重,高達九倍。
居民反映自來水有怪味
在礦難的發生地黃槐鎮和鄰近的龍田鎮,不少居民近日向政府反映,指家中的自來水有怪味,在上周六起,水更開始發臭,只好買來桶裝水,或到井裏打水,作洗菜煮飯等日常生活之用。
截至昨日,大興礦難現場僅發掘出三具遇難者屍體。連日來,多台大型水泵日夜運作,每天幾乎有近十萬立方米的礦井水排出。當地水利部門透露,這些礦井水均流向下游的合水水庫,而該水庫是興寧、梅江、梅縣逾二百萬名居民自來水的主要來源。
防疫消毒藥品急運當地
本港《大公報》引述廣東省衞生部門人士指出,由於肇事礦區地質複雜,被困礦工可能已無法生還,腐屍與地下各類礦物質混在一起,將跟隨抽出來的水流向合水水庫。一旦水庫受污染,逾百萬人的飲水安全就會受到威脅。省衞生廳副廳長黃曉軍率領的衞生防疫專家組已緊急抵達大興礦區,部署水質檢測、衞生防疫等工作,制訂防疫應急處理方案。衞生防疫人員已開始在礦區開展食品衞生檢查,並對礦區進行全面消毒。當局已緊急運送大批防疫、消毒藥品、板藍根沖劑到當地。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