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趁龍頭股除息財息兼收

衍生創富:趁龍頭股除息財息兼收

踏入8月,銀行股率先派發成績表,龍頭股滙控(005)及恒生銀行(011)今年中期業績均能為市場帶來驚喜。不少投資者對多隻大銀行股情有獨鍾,固定派息相信是當中吸引之處。港股一口氣由14000點升至15000點,中途未有較大調整,會否藉滙控及恒生在本月中除淨而順勢作出調整,還是未知之數。但兩隻銀行股的股價若因除淨而有所調整,投資者可以利用ELI投資賺取回報。

繼滙控及恒生後,中銀香港(2388)也將於8月18日公布中期業績,市場對其前景的看法更為樂觀。受惠於人民幣升值及存貸息差有望擴闊等消息,中銀香港的股價近期走勢不俗,現時正處於上市後新高,且有成交配合,市場也對其即將公布的業績有信心。另外,連滙控及恒生也積極拓展內地市場,佔有先機的中銀香港,優勢不言而喻。

除淨影響ELI風險

若果投資者對銀行股前景有信心,除可買賣認股證外,不妨考慮最新發售的一籃子可贖回ELI。此ELI是每日計息系列的延續,回報與3大銀行股滙控、恒生及中銀香港掛鈎,入場金額10萬港元,投資期兩年半。只要在觀察期內,表現最落後股份的收市價等於或高於參考價,投資者將收取該日的分派款額,計算方式是將該季固定派息率乘以有派息日數,再除以60日,潛在派息率達8.88%,但有機會短至3個月後提早贖回。若在派息期內,表現最差的股份於分派結束日股價高於或等於首個交易日,該ELI便會被強制贖回;反之,投資者便要繼續持有此ELI。
投資者在購入ELI時,主要會留意掛鈎股份及其參考價,「貪息一族」更會考慮派息率。不過,若ELI在發行日後遇上籃子內掛鈎股票有除淨,投資者便要格外留神,因為有關股份若於除淨日前定價的話,風險自然較高,若正股價格因除淨股息而下挫,將會大大增加接貨機會。

穩中求勝不愁選擇

相反,若ELI的發行日在股份除淨後,風險會相應降低。例如上述提及的一籃子可贖回ELI,掛鈎籃子股份中滙控及恒生分別在8月17日及8月22日除淨,而該ELI將會於8月19日發行(即定價日),由於滙控股價已反映除淨因素,ELI的定價無形中會隨之調整。假設滙控在除淨日前股價為128元,除淨日股價會自動扣除約1.088港元,即下調至126.9元,若除淨後ELI才定價,投資者便可以較低入參考價購入,增加收息機會。
雖然銀行股派息穩定,但ELI投資者將不會獲派股息,因為在發行ELI時,發行商已將預期正股在票據期內派發的股息計入價格之內。譬如中銀香港雖未公布有關派息率,但預期息率也已計算在ELI內。正股派發的息率愈高,票據定價相對便愈低,息率則愈高。發行商會因應股息為ELI定價,投資者可以放心。
新登場的一籃子可贖回ELI,參考價為89.99%,較現時市場平均92-94%的行使價為低。但港股升至現階段高位,追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或會選擇較高折讓、而行使價較現價折讓約10%的ELI,這是一個穩中求勝的投資選擇。
投資者若已手持上述3隻銀行股的其中1隻,更可以考慮財息兼收,因為股東在截止過戶日已收取有關股息。若希望繼續持有銀行股作收息之用,又嫌該股股價過高,也可考慮投資ELI,從中獲取高於股息的利息。萬一表現最遜色股份在到期日價格低於參考價,便需要接貨,也符合當初期望。發行商更會代付印花稅,以減輕投資者的成本支出。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
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