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留意本周經濟數據

國際視野:留意本周經濟數據

本星期有些經濟數據甚值得投資者加倍留意。美國商務部今日將公布7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究竟油價持續攀升,會否影響通脹加速惡化,是市場關注的問題。

油價或推高美通脹
儘管聯儲局一般不會將價格波動的食品及能源等納入作為調節利率主要因素,然則是否便視若無睹,相信不會,故此head-lineinflationrate(包括食品及能源)之走向,仍堪重視。據調查所得,預測CPI上升0.4%,苟如是,即表示按年通脹率已由2.5%上升至3%,這又會否觸動決策者的神經線?核心通脹率預期僅溫和上升0.2%,皆因各大車廠如通用汽車、福特、克萊斯勒等割價促銷所致。由於汽車銷售增加,將帶動工業生產數字增長,分析員估計7月份工業生產上升0.3%。此外,7月新屋興建會否多過對上一個月的200.4萬間,也是值得注意的數據。
英國7月份CPI亦於今日發表,同樣因油價影響,該數字可能錄得上升(6月持平),不過由於零售環節,尤其是衣物及鞋類,商戶相繼「大割引」,或抵銷了部份升幅,估計不會有出乎意料的數字出現。反而令人關注的,是明日出爐之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上次議息會議紀錄,人們從內容中或可得知委員們對英國經濟增長前景、勞工市場狀况,以及消費開支的看法或評語,大家不妨參考。
歐洲方面,周四有6月份工業生產數字,一般認為,由於德國早前公布的數據強勁,有可能拉高整體增長,估計上升0.4%。還有一點應補充的,是英國也於當日發表7月零售銷售額,縱使商家傾力促銷,可是在房地產已見「𣲷」油的情況下,預料可能錄得倒退。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