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升到你唔信,上周5個交易日居然迭創新高,這也難怪,因為「點火」消息天天新款,周初美國情報稱駐沙地領事館可能遭恐襲而須關閉(周三重開),周中有英國和澳洲收到可靠消息指恐怖分子計劃再度發動攻勢,美國石油庫存數字又連續6周錄得下降;周五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位於伊利諾州的煉油廠因停電影響暫時須停產。無獨有偶,這是繼英國石油(BP)和Premcor在美國煉油廠停產後的第3間,過去3周,據聞已有14間大小煉油廠因不同原因停產或減少產量,加上屢次傳出非油組產油國未能達致正常輸出量,在如斯緊張的情況下,汝道油價又怎不繼續其「升空」之旅?究竟是巧合抑或背後隱藏着其他動機,實在耐人尋味。
高油價必有後遺症
姑勿論如何,油價不斷攀升,最終必轉嫁予消費者,亞洲國家如中國、泰國和越南,政府早前已削減對燃油的補貼,令致市場價格上升,變相增加耗油者之負擔;印度的油公司亦正向政府施加壓力,希望可以提升燃油零售價格,理由是煉油廠虧損嚴重已至無可忍受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可莫被各國所公布的核心通脹率(撇除價格波動的食品和能源)大多徘徊在2%左右,便以為油價就算在現水平或再升多少也不會對整體經濟構成重大影響而蒙蔽。須知道利率持續上升,美滙重回跌軌,歐日及其他亞洲國家內需仍甚疲弱,全球經濟儘管在美國的帶動下,從表象看似無大礙,不過油價和利率變動所帶來之後遺症還未浮現,當企業和消費者feelthepinch之時,你估後果會是怎麼一回事?奉勸在「投注站」搏命之士,切莫貪勝不知輸!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