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香港的手機用戶常常收到廣告短信(內地用詞,香港通常稱「手機短訊」),那是挺煩人的。在北京,我們也常收到一些「來路不明」的短信,不過,廣告少,好玩的多,一段時間裏有不少是與愛、與性有關,號稱「有味」短信。
前幾天收到一條短信,說:「兩千年代,愛情加快,從愛到踹,一個禮拜:周一放電,周二表態,周三牽手,周四做愛,周五談判,周六拜拜,周日尋找新的愛。」
有年長的同事看了直搖頭,說,太玄了吧,現在的年輕人,有這麼玩的?但也有女同事說,她收到的一條更玄:「女人的基本配置:身邊站個英俊的,外出帶個富裕的,家裏呆個能幹的,遠方有個思念的,夢裏藏個初戀的,偶爾來個浪漫的,老了混個醫院的。」
有時候想,北京人的「性解放」真的是到了如此地步嗎?真的應了搖滾歌星崔健所唱的「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嗎?身邊好像沒有這麼解放的,其實大可不必當真,只當有人逞一時之口快而已。
題材多樣化
有時候,也想知道這些短信的作者是誰,他(她)是不是在說自個兒的事。不過,更多的時候,更願意享受這些無名氏的創造,看的過癮,就發給別的朋友,反正不涉版權,不怕被人告盜版。
其實,北京人能侃,早已出名,閒來無事,侃那麼幾句順口溜,編那麼幾句短信,不是甚麼難事,「侃爺」的號豈是浪有虛名?有條短信挺能代表北京侃爺融合時事、生活的能耐:「當今四大扯淡(胡說八道):靠工資來買房子,那是扯淡;靠老婆能滿足性生活,那是扯淡;靠政績能升官,那是扯淡;靠和平能統一台灣,那是扯淡。」
陳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