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從蘭桂坊到鴨巴甸街,環繞荷李活道一帶曾經是在下居住及工作近十五年長的老街坊。離開財經商貿中心背後、情調獨特老區,改變作為百分百香港人身份也已好幾年;思想吃喝會友地點,仍選中環;愛她世上無雙,富老街情緒。
女友向陽與我宴請生日官太及鄧官,精緻飲食專家挑選的地點從來沒有讓我們失過望,十居其九喜出望外。「九記牛腩」再向西行大概十間舖,四十三號有頂級私房菜,名「Ingredients」。謹記,門面帶神秘,須按鐘,芝麻始開門,當然更須預訂菜式。「九記」及其對面,在大麻石板鋪成大樓梯腳下的「蓮姐」茶餐大牌檔,至今仍是懷念昔時中環歲月其中兩處。九記早已馳名海外,蓮姐最受街坊愛戴,應開分店至北京上海,贏面極大。
五、七年間Soho區已延伸過了鴨巴甸街、歌賦街一圈,如果當年「老竇大把」將所有「冧巴」買下,早成Soho王(發夢!);如今家品、精品、吃喝店子一所接一所,連樓上也開滿,就似八十年代末自己首次置業的蘭桂坊。
在九如坊與歌賦街交界開了藝術家CarrieChau展覽得意作品的「Homeless」。從上海街到中環,Carrie的傑作已越級升價,店子寬敞,品物豐富吸引。店子位於十年前一所百年老屋舊址,聽說同盟會及中山先生常開會處。老街坊形容拆了重建好,入夜鬼聲鬼氣盛。外形十分獨特、區內稀有的百年老屋變了一座普通無味的商住樓宇,Homeless的出現,起碼改變了它的色彩形態。
曾經住過鴨巴甸街與百子里公園之間的唐樓,買的時候貪面前一片小小綠蔭空間,及另一邊的百年青磚老屋。搬到奧卑利街之前,老街坊問我:「有冇見過污糟嘢?」點解會有?
「這裏曾經是香港西醫學院,中山先生於此學習,後窗對正停屍間,英人到港不久遇發瘟,堆囤發臭死屍無數……你真係未見過鬼?」這點老區鬼聲鬼氣,為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的中上環添加不少獨特氣質;鬼佬鬼婆街坊不少,鬼影連一隻也未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