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演藝界有一種品質最有票房,就是所謂的European。
女模特兒的面孔再標致,身材再惹火,有見識的主編和攝影師把她們的照片在鼻子底下一晃,說一句:She'stooCalifornian—她太加州了,這個模特兒便只能拍拍汽車廣告,想走上高級時裝的天橋?要等下輩子。
擁有歐洲氣質的演員,就像天生一張王牌,不怕不紅。也不會有人理會有沒有演技,大導演會自動捧着劇本找上門。才二十出頭就紅得發紫的施嘉莉祖安遜,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女郎,細看起來和美式快餐店裏的女侍應並無分別,但電影《畫意私情》開拍時,導演一眼就選中她,據說因為她的瘦削臉龐和憂鬱眼神,蘊藏着孤獨和反叛的魅力,正合畫家維美爾原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裏那個三百年前的畫中人。從此她跳出了美式金髮少女的窠臼,荷李活娛樂圈也津津樂道於她的北歐血統。這個世界真的很Snobbish。
 桂妮芙柏德露明明是紐約女子、荷李活女明星,卻最易被誤認為英國人。配一個遠來自澳洲的姬蒂白蘭芝,電影《心計》的場景和布局精緻,竟然像一盤Fusion菜式,負責選角的人眼光很準,這兩個女演員的輪廓很高貴,金髮一點不淺薄,反而透露了憂怨和冷傲。
 在美國的男演員之中,自從東尼寇蒂斯,歐洲氣質更是日罕的古董,尊尼特普堪稱極品。他曾經扮演搜獵古董書的專家,穿一件舊外套,進出意大利古城的書店;也在一九○四年的倫敦劇院裏扮演英國著名的劇作家JamesBarrie;尊尼特普的演技好嗎?觀眾答不上來,他的名字總是出現在甚麼「最美麗人物」的名單上,但和畢彼特不同,尊尼特普的俊臉很陰森,眼裏有一股寒意,彷彿心上結着一層冰,感情如謎般優雅,這就是珍罕的歐洲氣質,在浮誇的荷李活,卻屬萬中無一。
氣質很抽象,只有在執着優越品味的西方世界,才會研究一個演員有沒有如此魔幻的神采。一個女子可以很Cute、漂亮,但不夠美。漂亮單純,而美卻複雜,要經歷世事的蕩滌和淘洗,因此張曼玉可以走紅歐洲,章子怡的市場只在美國。
 今天要恭維一個出眾的女人,用不着費盡唇舌說得天花亂墜,只要簡單地贈給她「歐洲氣質」這四個字,當她站在佛羅倫斯和布拉格的橋頭,告訴她:雖然你來自異國,但你是那麼European,你那麼歐洲—她星眸流閃着笑靨,你的讚賞,她會畢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