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將電訊管理局與廣播管理局合併的計劃,已進入最後階段,諮詢文件將於下一季發表。據悉,港府有意於現有兩個管理局之上加設一個行政管理組織,統籌兩局日後的監管工作,與早前市場估計將兩局全面合併為一個超級管理局的做法稍有出入。新的管理局初步擬名命為CommunicationsAuthority,暫時未有中文名稱。由於電訊及廣播市場變化急速,政府日後有意為CommunicationsAuthority聘任一名全職主席。
【本報訊】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有關兩局合併的建議須提交行政會議通過,若進展順利,經諮詢後,建議可進入立法程序,希望下一個立法年度完成。為了保持香港競爭優勢,港府去年推出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時,曾表示會在今年中就合併廣播管理局和電訊管理局推出諮詢文件。由於一些原則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故延遲至年底才諮詢。
下一季諮詢公眾
曾俊華當時解釋,新部門將成為一個「超級監管機構」,其監管系統、權責、對目前規格的改變等問題極複雜。
另外,政府須研究新機構的法例是否能緊貼目前電訊和廣播業的科技發展,以避免立法後法例不合時宜。
立法程序可縮短
消息指出,兩局合併是電訊及廣播業的一項重大挑戰。根據英國合併電訊及廣播規管機構的經驗,無論在時間及資源方面,有關的改革工作極艱巨。況且,現時香港的電訊和廣播法例涵蓋的內容廣泛,條文也極複雜,若將兩套法例合併,需要相當長時間審議、大量人力及物力配合。
此外,雖然港府曾研究兩局全面合併,但遇到來自兩局內部的不少壓力,令計劃推行存在一定困難。
考慮到各方面因素後,消息稱,港府現時傾向保留兩局沿用的法例,只改動行政管理架構,於兩局之上加設一個新的局,這個做法較簡單,立法程序也縮短,不用制訂一套全新的監管法例。情況就如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將兩公司注入其中,變為其子公司。
人選不限業內人士
消息又指,是次重組不會裁員。由於兩局現時均以管理基金方式運作,自負盈虧,電訊管理局目前有盈餘,估計架構重整後,不會令港府需承擔大量財政開支。
至於新管理局的職員人數,目前仍在商議。不過,考慮到行業的特性,港府屬意由一名全職人士出任新公司主席一職,安排與證監會不同。
基於廣播及電訊合併監管乃全球的大趨勢,且要考慮利益衝突,政府承認合適的人選有限,所以主席不一定需要是業內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