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應記取團結的力量

港人應記取團結的力量

二次大戰對香港有着深遠的影響,六十年前的今日,對香港人也應有一份特殊意義。昨日紀念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兩個活動,參加的市民加起來也不夠五百。有學者說,在這片細小的土地上,六十年前曾凝聚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團結力量,港人不應忘掉。
港人對待抗戰勝利六十周年態度冷淡,除「時間沖淡一切」的因素外,也跟當年很少本地華人投入戰爭有關。香港大學歷史系名譽附屬研究員孫福林稱,日軍入侵時,英國政府根本不願動員本地華人加入防衞。

不認同港人冷漠

「當時有一種言論,指英國寧願香港失陷於日本手中,也不欲香港回歸中國。既然絕大部份本地華人沒有參與香港保衞戰,香港人就很難感受到抗戰勝利的紀念活動跟自己有甚麼深刻關係了。」但孫福林並不認同香港市民的冷漠態度,「當時英國也為維護香港本地平民的生活作出不少努力,例如貯備食糧、建造防空洞等等。別忘記,抗日時期殉難的英聯邦守軍,始終都是為了保衞香港而死的。」
紀念抗戰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對一種團結力量的表揚。當年加入保衞戰的守軍,來自二十二個國家,除英國人和本地華人,還有加拿大、印度、葡萄牙等不同人種。他認為戰爭把他們團結一起,香港人應對這種精神予以紀念。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