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多套以科學鑑證為題材的電視劇大受歡迎,劇中主角往往利用各種先進科學鑑證技術及設備偵破疑案,包括利用電腦快速核對疑兇指模、追查疑兇身份。但警方鑑證科指出,現實的鑑證調查工作並非如戲劇般簡單,需經過多重的嚴謹程序,才可找出疑兇身份。 記者:謝明明
警方鑑證科高級警司盧桂朗接受訪問時指出,鑑證科主要是處理一切有關指紋的工作,以及在案發現場收集脫氧核糖核酸(俗稱DNA)的證據,然後交由政府化驗所進行化驗。子彈彈道的鑑證是由警隊軍械法證科負責,至於其他證物例如車胎、鞋底等的鑑證工作則是由政府化驗所負責。他說,要鑑證疑犯的指模,並非如電視劇集形容般簡單容易。首先鑑證人員在現場搜集指模後,需先利用人手核對,先剔除屬於證人或受害人的指模;然後將有足夠指模特徵的可疑人士的指模,利用電腦系統、或以人手核對。若發現某一疑犯須再經由指模專家核實,才通知調查人員跟進。
盧桂朗直言,受到物件形狀、疑犯汗液多少、觸摸物件時的力度及手指的移動等因素影響,大部份罪案現場的紋印都是殘缺不全、變形。所以在核對過程中,罪案現場紋印與被捕人士的指模會有很大差別,需由有經驗的鑑證人員細心核對,才可準確評估罪案現場的紋印屬被捕者指模的哪一部份。
資訊發達 匪徒狡猾
盧桂朗不諱言,隨着知識日趨普及和資訊發達,匪徒的警覺性也相應提高,懂得避免在現場留下指紋證據。所以警方鑑證科會加強人員培訓、添置先進裝備,早前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更新警方的指紋識別系統,除加入掌紋儲存及搜查功能外,在運算速度、核對準確度及對外兼容度均有所改善,提高警方的鑑證能力。
現時警方鑑證科共有一百八十八人,設有先進科技課、電腦輔助指模鑑證系統課、罪案現場課、攝影課及支援課五個課別。該科去年共處理逾二萬宗個案,較前年處理近二萬四千宗,減少一成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