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母語」底事 - 李純恩

干「母語」底事 - 李純恩

中文中學的英文會考成績,取得「三年新高」,教育官們就出來說這是「母語教育」取得了成效的證明。
學生的英文學好了,關「母語教育」甚麼事呢?這些學生的「母語」是英語嗎?
中文中學的學生學好了英語,跟英文中學的學生學好了英語,在道理上是一樣的。大家都要付出努力,都要有好的老師,再基本的條件,就是大家同樣學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不會說英文中學的學生用「ABCD」學英語,而中文中學的學生用「BoPoMoFo」來學英語。

香港的教育官們,知不知道為甚麼要搞「母語教育」嗎?所謂的「母語教育」,不過是用中文來教數理化。學生在學校裏上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用中文課本,老師用中文講解,原意是讓平時講中國話的學生易於理解──其實也很多餘,學生只要不是笨蛋,用心上課,用甚麼話教學,都能教出好成績。
若要證明「母語教育」有效,拿來驗證的,應該是學生的數理化成績,而不是英文科成績。又不是用母語來教英語,用漢語拼音來讀英文,學生英文學好了,關「母語教育」甚麼事!
教育官們之所以做出這等沒有邏輯的言行,大概是想說,雖然用了「母語教育」,但學生的英文科不但沒有退步,反而進步了。但這依然不合邏輯,因為英文科跟「母語教育」根本沒有關係。反而,「母語教育」之後,學生們的中文科有沒有進步呢?香港的中文教育成果差得慘不忍睹,許多大學生連一封像樣的家書都寫不清楚。怎麼香港的教育官們,不出來說說這門跟「母語」真正休戚與共的學科,如今教成甚麼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