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電視新聞報道的用詞造句實在別出一格,前幾天又聽到這樣的怪話:「曾經進入該壽司店進食的人士……」。
進入壽司店的人士,不正是顧客?進入當然是要進食,難道是想上廁所,或是打劫?這樣的累贅詞句,本地可多不勝數。如「嚴重受傷」,不就是「重傷」麼?語意不通的就莫如「今年中學會考有15個10A狀元」了。狀元是科舉時代經全國考試考出來的,從來不多不少只有伶仃一個。中學會考哪怕當作科舉,亦哪能有15名狀元之多,何不管他們叫優異生?
最可笑的該是「失業大軍」一詞。他們沒錯是失業,卻絕非軍人。既愁衣食,要變餓殍,居然還管他們叫殺氣騰騰的大軍?
其實莫說香港,大陸也有不少怪語怪詞,外地人都聽不懂看不明白,尤以一些簡稱為然。「人流」,我們準以為是說流動的人群,在內地倒另有「人工流產」的別義,即是墮胎。墮胎二字直接易懂,人工流產用上四字太累贅,人流又嫌有點語焉不詳了。
簡稱往往易鬧笑話,你看內地這家店子賣的究竟是甚麼東西。店外只見寫着:「男牛98-280元,女豬68-198元」,賣的可不是公牛母豬。男牛,原來是男式牛皮鞋;女豬,是女式豬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