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七隻小羊》中,羊媽媽在離家前已教導小羊,如果看不到窗外敲着門的是牠白色的蹄,小羊不得開門。誰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壞狼在敲過門後,小羊不肯開門,他就跑去麵包店,把牠的黑蹄插進白色的麵粉裏,結果七隻小羊在窗外見到白蹄,就開門了,狼只吃剩一隻小羊。
這故事不是教小孩子不要亂開門嗎?這故事不是教小孩子不要信陌生人嗎?父母把這些故事讀給小孩子聽。
但經常在報紙上看到一些被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母親接到電話說孩子犯事,對方要錢,母親就無論如何也先繳費,最後回到家裏見到自己的孩子安坐家中。
我們可以怪那些受騙的母親嗎?怪她甚麼?怪她不看《警訊》?還是怪她太愛孩子,令她喪失冷靜的頭腦。
回想起從前《七隻小羊》的故事,多是母親用來警惕孩子的,但現在社會越來越複雜,《七隻小羊》的故事也適合孩子告訴父母親。
這邊廂朋友A的父親有病去找神醫,那邊廂朋友B的母親自己也不知自己已成為某些通訊公司的合約客戶,因沒有照合約繳費而被追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