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戰爭帶來的傷痕終生不滅。「香港維護二戰史實聯席」昨在城市大學,召開「日本戰後責任」研討會,曾被迫害的退伍老英軍艾華士,指出日本政府在戰後六十年,一直不承認曾經犯下的罪行。他將會出版回憶錄,描述二戰慘況,展示日軍當年的暴行。
現年八十六歲、一頭銀絲白髮的艾華士(JackEdwards)清晰地憶述當年在新加坡被擄作戰俘,目擊日軍殺害無辜華人的痛苦經歷。當年艾華士自願入伍,被派到印度、馬來半島一帶當通信兵,受戰傷而退守到新加坡,被擄作戰俘。在集中營的首五個星期,日軍迫被俘英軍每日到沙灘上,草草埋葬被殺害的華人屍體,艾華士估計人數多達一萬人。後來他被送到台灣的銅礦開採,不少人被勞役至死。
戰後艾華士獲救,當年在台灣銅礦死亡的五百多名英軍的骸骨被移葬至香港。現時居住在香港,擔任退伍軍人協會主席的艾華士仍會不時到西環,憑弔故人,他望着胸前的英勇勳章,滿腔遺憾地表示,這些榮耀應屬其同僚:「我不是為自己佩戴這些勳章,只是我的同僚不能親自戴上。」
回憶錄將出中文版
艾華士無奈地說:「在世的人愈來愈少,我永不會忘記日軍對我的暴力。」為了揭發日軍的暴行,艾華士親筆撰寫了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慘況的回憶錄《BanzaiYouBarstards》,現時已出版英文及日文版本,下月將會推出中文版。書中刊載當年他在台灣偷偷埋在地下,說明日軍準備殺害所有被勞役的英軍的字條,及當年他獲救後骨瘦如柴的照片。
維護二戰史實聯席及多個民間團體將於今日下午三時在維園集合,遊行至日本駐港領事館,預計有二千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