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 - 陳也

放榜 - 陳也

會考放榜,家長跟子女一樣亂忙一通,成績好與不好,一律如臨大敵,相擁痛哭(好成績一樣哭成淚人,戲劇化得很)的鏡頭,叫旁人側目。
年多前,還是「三無家庭」(即是無孩、無王管和無紀律)的時候,對會考新聞不大了了。以前確實也少見這樣的傳媒大規模報道。今天,頭條都是會考,加上家裏有個「米已成炊」的既定事實,當了阿媽,驚見別人阿媽這樣子激動流涕,不禁問自己,到那個關鍵時刻,是不是也會翻版,摸着前人的石頭過河。

到孩子夠年齡考大學的那個將來,接近2020的超科幻年代,還有非必要入讀的學府不可這種狗屁事情?十六七歲青年,除了有必不可少的原因,幹麼一定要躋身進預科,飽讀那些念了十多個寒暑,依舊滿腦子空洞的死書和標準答案,拿了個讓家長和傳媒都有事可做的分數和成績,頭上戴了一頂叫做尖子或者狀元的帽子跨入大學門檻,轉眼已是二字頭的後生,畢業後踏足社會,晉身名牌大機構或者考上政府的高就。不消幾年,踩入上流,不費工夫,成為所謂年輕才俊。人生目標明確,勇於考試,過關斬將滿在行的少年,終於成功做個有權有勢有銀用的人……哎,怎麼好像報道政府高官生平似的。好讀書,是興趣。讀好書,卻是為了爭勝踏上青雲路,便很有當高級公僕的潛質本錢。會考制度,間接替政府機構培育濫用公帑、玩忽職守的叻人。
一歲定五十,我孩子的性格,不可能當官,看來不必跟他抱頭痛哭等放榜。順孩子勢,讓他享受悠閒讀自己喜歡的書,到魚塘捉願上釣的魚,既然偏離主流,3A4B好睇唔好食,要來幹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