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上周議息後宣布加息1/4厘,與市場之預期一樣,但會後之聲明沒有提到加快加息步伐,對經濟前景的評論亦極為正面,消除了投資者的憂慮,聯儲局的加息行動是否會告一段落或接近尾聲,相信會在未來兩次的會議後之聲明中披露。踏入新的一年,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很快會卸任,在此之前,格老應不會有更大的動作。
聯儲局議息後,多了投資者認為加息周期快完結,但同一時間油價飆升,投資者又憂慮油價高企會嚴重打擊企業盈利,但這種憂慮其實已維持了兩年,與格林斯潘的意見有相悖之處。
雖然格老亦認為油價不斷上升須密切留意,但他在之前已不止一次表示,高油價並沒有像過去般打擊經濟,經濟前景依然樂觀,而通脹亦沒有惡化,格老坦言他亦不明所以。這種偏離過往經驗的現象仍將持續,原因可能一直都找不到,但只要經濟數據及通脹數字並沒有明顯轉壞,高油價的影響仍將溫和。
然而,大家不要以為油價高企只是經濟問題,當中其實也反映國際間的政治角力,油價上升對於用油量高的國家而言有不利影響,那不但是成本問題,還包括發展的步伐可能因而拖慢。
重發30年美債成焦點
無可否認,炒賣活動是推高油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國際間是否真的沒有方法可遏抑油價之升勢,筆者對此抱有懷疑。一些大國在油價的去向其實一直有影響力,高油價對這些國家也不利,但在政治層面上,若高油價能令「假想敵」付出更大成本,一些「損人不利己」的政治手段還是會運用的。期油價格有迫向70美元之勢,千萬不要排除破關而上的可能性。
根據格老之言,高油價不足懼,但將接任聯儲局主席者是否亦有相同想法呢?這便是未來一年投資市場及全球經濟面對的一大風險。貨幣政策多是防患於未然,若新主席認為高油價會令通脹重燃,則美國未來一年可能會大幅加息,這個決定不一定需要實際的通脹數據支持,而只在主席先生的一念之間。
另一個不能忽略的變數是,美國政府已決定由明年開始恢復發行30年長債,這個轉變會否令美息上升亦值得關注。在停發30年長債之前,投資者一直留意30年債息之變化作投資決定,10年債息代之而起後,市場對10年債息的變化沒有同樣重視,相信30年長債重新發行後,無論是否會令利率上揚,都會再度成為金融市場的焦點,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以迎接這個轉變。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