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抗戰無真相

李怡專欄:抗戰無真相

古希臘「悲劇之父」艾思奇勒斯(Aeschylus)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就說過:「戰爭,第一個被犧牲的是真相。」
戰爭的歷史,永遠由戰勝者去闡述,於是真相也就被犧牲。二次大戰的戰史,西戰場由於沒有甚麼爭議,所以有關的闡述、著作就浩如煙海。即使如此,不久前由德國拍攝的《希特勒的最後十二夜》也被人批評對希魔有所美化。至於東戰場,有關太平洋戰爭部份的書籍也多不勝數,惟有中國戰場,到今天還沒有一部夠水準的抗戰史。兩岸都沒有。既如此,我們又如何去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又如何從過去的歷史吸取教訓?
沒有抗戰史的原因,是抗戰甫勝利,國共就開始內戰,然後分裂成大陸政權與台灣政權。兩岸對抗戰,也各有各自的截然不同的闡述與解釋。
大陸政權方面,一直說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抗戰的主力,抗戰是因為中共領導的游擊戰、地道戰、地雷戰而把日軍打垮的。國民黨在抗戰期間,是「消極抗戰,積極反共」。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就一直宣傳中共創黨元老張國燾叛逃時帶出來的三七年中共洛川會議的文件,文件中毛澤東提出的抗戰戰略方針是「一分應付,二分打頑,七分發展」,即抗擊日軍只是以一分去應付而已,二分放在打擊國民黨頑固派方面,七分就用來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因此,抗戰的主力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

因為有內爭的牽制,國共兩黨的所謂聯手抗戰,實際上雙方都各懷鬼胎。蔣介石固然沒有停止過對中共的圍堵和限制,中共也主要把精力放在發展擴充勢力方面,國共對抗戰都是消極的。日軍在中國戰區,幾乎是予取予攜,極少遭到強頑抵抗。國民黨還打了一些慘烈的戰役,據中共新出的《血戰》一書透露,國軍在抗戰期間的陣亡將士,達三百六十萬人。中共軍隊則在抗戰期間發展壯大,從五萬軍隊,發展至一百二十多萬軍隊。
一九四五年,日本向中、美、英、蘇發出乞降照會。蔣介石即向日軍發出警告:「除接受(中國)政府指定之軍事長官的命令之外,不得向任何人投降繳械。」並向中共軍總司令朱德發電,表示由政府統一籌劃受降。朱德竟回電稱蔣的命令「完全錯誤」,更由延安總部發出命令,要各路共軍分頭進發,配合俄軍與外蒙軍作戰,實行搶奪日軍佔領並準備棄械投降的土地。
如此爭奪,何來抗戰真相?